当一天工人 | 让机器人“接过”手中的焊枪

2022-09-05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王艳
分享:

  “我编好程序了,你来操控一下,看看机器人有多听话。”8月26日,在东莞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常规半挂车生产车间,一台台焊接机器人迸射出耀眼的焊花,90后杨文仁一会儿在暂停的机器人焊接平台上调整工装卡具,一会儿在另一台操控台前为新的焊接部件进行数据编程。看见记者好奇地在一边拍照,他将示教器递过来,指导记者让机器人“听话”地焊接一道长2米左右的钢板。

  东莞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中集”)是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东莞望牛墩镇,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球规模最大的专用车制造企业、全球最大的半挂车出口基地,同时也是集团旗下首个数字化建设样板工厂,有先进的激光等离子下料生产线、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以及行业领先的自动打砂、KTL 电泳底漆、喷粉生产线。

  在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下,机器代替人工,普通蓝领工人会不会快速从企业离开?东莞中集工会主席廖汉强坚定地回答:“不会,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是让一线工人下岗,而是升级后再出发。”

  让机器人“接过”手中的焊枪

  机器人焊接有哪些好处?在焊接机器人产线,记者将一根长2米的半挂车车架穿梁推到上料台,机器人不到两分钟就能焊好,不仅可以实现精准到十分之一毫米的准确率,而且焊的缝隙非常均匀,成型稳定美观。“像这样长2米的焊缝,机器人一天可以烧100多条,要是人工焊接的话,经验熟练的老师傅一天也只能做40多条,机器人比人工提高了70%的效率。”

  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是东莞中集于2016年大批量引进投产的主力智能制造设备,杨文仁是公司第一批转型操作“机器人”焊接的工人。今年31岁的杨文仁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5年入职东莞中集。那时,东莞中集正在转型升级,为提高产能效率,解放工人双手,优化生产环境,公司决定投入专项资金开始引进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杨文仁有电子专业基础,又对机器人设备感兴趣,就入选了新产线员工培训名单。

杨文仁在后端梁自动焊接站,编写机器人自动焊接程序。摄影:郗建新

  “操作机器人入门很简单,要想精通就很难,需要时间。”杨文仁说,为了和机器人轻松“对话”,他先去培训中心学习焊接技术,掌握基本技能,有焊接基础知识后,再和厂家专家学习焊接机器人编程,“我买了很多相关书籍,从最基本的焊接机器人系统硬件组成与安全装置、示教器应用及注意事项、焊接电源的使用与维护等基础知识学起,业余时间还试着动手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设备维护保养等。”

  如今,东莞中集已经投产31台焊接机器人,杨文仁也成长为公司操控机器人的“高级蓝领”,他个人在公司举办的“智造·新工匠”——2021年度高端制造技能大赛机器人编程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他带领的团队创新完成多项实用焊接编程技术。他们将这些技术整理成册,指导培训更多的“蓝领”工人加入焊接机器人操作队伍中,实现自己的“高级蓝领”梦。

  智能化车间催生复合型人才

  机器人取代人工,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在常规半挂车升级改造的产线,工人通过系统指令,就可以为每个工位提取、配送物料和零部件。统一编程的智能焊接机器人自动识别物料进行焊接,工艺能通过欧洲焊接标准的检验。自动化喷粉设备达到高温仓进行高温固化处理……除了设备智能化,还有平台的智能化。东莞中集通过“设计模块化,工艺柔性化,装备自动化,4/64制造信息化、生态绿色化”的建设,实现了零部件互通共享、设备联网集成和绿色制造,在满足全球不同区域市场多样化、定制化需求的同时,为远程投射、跨洋制造提供了规模化平台。

  “东莞中集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常规半挂车车架,焊接工人占一线员工的三分之二,智能化设备覆盖产线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比方以前我们需要100个焊工才能实现10分钟生产一台车架,现在只需20个。”常规半挂车生产车间经理刘海波是四川人,高中毕业到深圳打工,入职位于深圳蛇口的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工。经过多年的一线锤炼,他掌握了精湛的焊接技术。

刘海波正在CTP欧洲骨架车后端梁角锁焊接。摄影:郗建新

  近几年,东莞中集加快机器代替人工,产线上可重复、工作条件恶劣的岗位被智能装备替代,同时也推动着以技术见长的刘海波转型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004年,他被公司委派到比利时学习,体会到了高度技术化、多语言、高效率的汽车生产线。2011年,他带领一个小型团队到沙特阿拉伯的分公司,负责出口产品的组装。

  成为一名管理者后,刘海波要熟悉每一项前沿技术。比如针对北美客户,他设计了骨架半挂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架半挂车运输方式单一、运输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在一款美国40英尺CIE骨架车生产中,如果按照传统技术组装这台车架的前端梁和小主梁,会出现前端梁底面和小主梁底面不齐平的情况,需要人工进行调整,成本过高,采用专用车前车架的组合装置技术后,不但实现了产能翻番,更是极大降低了工人的作业强度。

  “蓝领”蜕变为“新工匠”

  高智能化的产线,会不会让普通蓝领工人加速从企业离开?东莞中集的培训中心给了答案——

  20岁的罗荣勇是广西人,入职公司仅两天。在培训中心,他左手将遮光的眼罩举在眼前,尝试给焊枪点火,可是点了几次也不来火。“刚开始,有点紧张。”旁边的指导老师黄斌赶紧“解围”。“打开开关,将焊枪对准钢板的焊接处,平稳移动就可以了。”在黄斌的帮助下,记者终于看见了耀眼的电火花,焊枪成功地将两块废弃的钢板焊在了一起。

黄斌在给新员工讲课焊接技术要点。摄影:郗建新

  “这是最基本的平直焊,你看,他的焊缝有气孔,光洁度也不好。”黄斌说,培训中心每天都有新员工加入,学习半个月后就可以到产线跟着师傅打下手。为了让新员工少走弯路,黄斌针对平角焊、立焊、仰焊等不同的操作过程,录制一些基础课程,归纳总结了基本操作流程、焊枪的常规故障、每种故障如何排除等经验,方便学员随时揣摩学习。比如,最简单的平直焊,他总结出电弧区导电嘴距离焊缝最好是10至12厘米,焊枪与上下板的夹角各45度,焊道与枪的夹角保持95度,操作的时候保持三个不变(拿枪角度不要变、干伸长度不要变、摆弧频率不要变)。

  焊接是个技术活,一个娴熟的老师傅至少要在一线实践3至5年。老师傅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比如一个日本客户要求订单的误差为0,老师傅一看成品就能诊断出误差多少,甚至看焊缝就知道是怎么产生的,这全是靠经验做的判断,就跟老中医一样。

  “这种经验不易复制,但自动化升级可以将经验数字化,我们将采集的所有数据可视化、模板化,实现共享,进行技术传承,这样,年轻人掌握之后很快就达到了老师傅的水平。”廖汉强说,智能化改造升级后,人转型去做比较精细的工作。就焊接来说,有了基本功的工人,在习得编程和机器管理技能后,他的工具不再只是单一的焊枪,在数字时代中成长为机器人操作者和管理者,解锁“新工匠”密码。

  记者手记:

  “机器代人”离不开

  “人”的转型升级

  企业数字化转型由外生和内生两方面的力量推动,一方面是政府对数字经济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我们发现,“机器代人”离不开“人”的转型升级,产线上用智能机械替换掉的人,必然是转型升级的原动力。他们一部分转型去做比较精细的工作,一部分成为现场管理者,既熟悉产品,又了解精益的生产管理方法,成为企业最需要的现场管控人员。这就倒逼了企业人才体系一起“升级”。

  人与产业,互为依托。东莞中集的培训中心每年可以培养2万多名行业人才,他们再通过公司实施的人才成长机制,在岗位上激发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养。今年,该公司取得《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培训合格证书30人,取得《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培训合格证书113人,取得《工业自动化装配与维护》培训合格证书47人,取得《机械设备维修》培训合格证书45人,取得《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培训合格证书61人。这批人才凭借技能展现光芒,拥有出彩的人生。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