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珠海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工运领袖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5-07-01 来源:珠海市总工会
分享:

  近日,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办、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分会承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工运领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珠海召开。

84aad02791.jpeg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王娇萍为会议作出书面批示。她指出,在“七一”即将到来之际,在中国工人运动重要发源地珠海召开此次会议,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当前,全国工会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本次会议聚焦中共早期工运领袖的理论遗产和历史影响,对于深化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们深化理论阐释,系统梳理早期工运领袖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智慧,提炼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夯实工运理论根基;聚焦现实关照,紧密联系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将历史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实践创新、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理支撑;讲好工运故事,善于运用研讨会成果,将深刻的学理研究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资源,用史实和理论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指出,中共早期工运领袖是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开创者,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与精神财富。他强调,要从历史逻辑、理论深度和现实关照三个维度系统研究工运领袖的理论贡献、实践经验与精神风范,服务新时代工运事业发展。他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工运领袖研究与教学方面的实践成果,并就研究工作的深化路径提出建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注重多学科融合与实践转化,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的工运领袖研究体系。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吕红珍在致辞中回顾了珠海作为苏兆征、林伟民等工运先驱的故乡,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表示,近年来珠海工会持续挖掘红色资源、弘扬工运精神,在校会合作机制下推动红色教育、工运文化与现代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此次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是对珠海工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也为地方工会工作注入新的理论动能。

  主题报告环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原主任罗平汉教授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李羿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戴文宪教授分别以《两位中共早期工运领导人的不同人生结局及启示》《从早期工运领袖思想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论毛泽东中国工人运动领袖的历史地位》《早期工运领袖群体研究》为题作报告。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中共早期工运领袖的精神风范、群体特征、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观点鲜明、史论结合,拓展了工运史研究的理论边界与实践空间。交流研讨会环节,分别以《早期工运领导人与中共形象建构——以珠海红色三杰为中心》《李立三劳动工作思想研究》《粤籍早期工运领袖群体及其特征》《从海员到革命者:林伟民的身份转型与中共早期工运话语建构》《苏兆征对省港大罢工的重要贡献》《杨匏安早年经历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研究》《从组织革新到力量凝聚:张浩关于革命工会的组织建设思想与探索》为题展开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是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百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特色工会工作理论体系建设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