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总工会围绕“中心+驿站”构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四级体系

2024-08-13 来源:本网
分享:

  深圳市职工超过1200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与工作节奏持续加快,职工面临的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及生活压力加大。部分职工存在不良认知模式,职工抑郁焦虑等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频发,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及社会和谐稳定,维稳职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深圳总工会围绕“中心+驿站”建立健全“市-区-街道-基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四级体系,有效形成“党政领导、工会协调、机构服务、职工参与、普遍受益”的工作格局,实现各级工会高效联动,推动心理知识基本普及和职工心理素质及保健意识提升。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深圳市总工会围绕“中心+驿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四级体系构建项目,该项目被评为2023年广东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优秀案例项目特等奖。

  “中心+驿站”:构建心理服务网络,推动心理服务专业化发展

  深圳总工会针对全市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特点制定并完善一套通用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制度,并根据工作实际对各级工会作出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相关要求,以市总工会为中心,各级工会辐射联合,逐步整合“中心+驿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四级体系,建立可视化心理服务网点地图,推动全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构建、联通、流动,提高工作信息互通及信息提取效率,逐步实现工作高效化、可视化。

文章配图

  以“中心+驿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四级体系为建设核心,重点推进市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区级心理健康服务站点、基层工会及企业职工心灵驿站等服务阵地建设,建设1个市级中心,11个区级阵地,80个基层工会职工心理驿站,努力实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为职工、近职工、亲职工。其中,市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及区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点按“八有标准”建设(有场地、有标识、有设施、有经费、有人员、有制度、有台账、有活动);基层工会及企业心灵驿站要求满足“六有标准”(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制度、有台账、有活动)。各级服务阵地按照建设要求健全心理咨询室、心理减压室、心理沙盘室等基础设备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站点运行的规章制度,并常态化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将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切实送至职工群众中。

  充实心理人才队伍,搭建服务共享平台

  深圳市各级工会通过引进各类心理服务专业人士,发掘与培养优秀人才,充实到心理服务团队中,提升队伍业务素质能力,组建一只500余人专兼职职工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面向深圳全市工会职工干部、职工心理服务工作者举办“成长工程”职工心理服务技能培训计划,实现会咨询、会疏导、会识别、会处置、会宣教的“五会”目标。还通过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有机融合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既能挖掘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外部资源团队的专业性,又能夯实本级职工心理服务站点的专业力量。

文章配图

  为满足职工各类心理服务需求,深圳市总工会还开发并上线职工诉求响应平台系统,融入心理服务模块,整合市级、区级、产业工会的心理服务资源,运行“双线闭环”心理服务模式,推进实现各级工会间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共享。职工可通过拨打“83288836转3”转入深圳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热线,线下也可按遵循就近原则,指引需要线下咨询的职工接受更个性化的线下心理疏导服务。对不适宜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按统一转介机制畅通绿色服务通道,链接相关资源。职工诉求响应平台“线上+线下”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开拓新渠道,通过闭环式工作模式,为职工提供便利且可选择的双线心理咨询服务。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促进职工福祉提升

  为不断探索符合深圳模式、高效可行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模式,深圳市总工会联合深圳市各级工会落地一系列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一是开展深圳工会“深工心动力,助力新征程”百场心理团辅进基层活动,为基层工会提供了40余场优质实用的百场心理团辅课程;二是举办深圳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LOGO征集大赛,征集期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19个省市、包含11家机构和139位个人的203份投稿;三是举办5·25职工心理健康主题日活动,心理健康服务月期间,全市计划开展主题月活动245场,服务职工预计12万人次,持续促进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普惠性,切实将服务送到职工群众中来,推到社会职工心理健康工作中去。

文章配图

  未来,深圳市总工会将持续围绕“中心+驿站”完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四级体系,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创举措、优服务,积极推动深圳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职工心理健康工作贡献有效方案和深圳样本,不断提升全市广大职工心理保健意识,引领全市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为深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