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冉思明。陆冲/摄
钢筋工蒋开月背着大水壶。全媒体记者郗建新/摄
工人凭行为安全表彰卡可领取生活用品。全媒体记者郗建新/摄
一建筑工人正在大口饮用项目部送来的冷饮。全媒体记者郗建新/摄
建筑工人在浇筑混凝土。全媒体记者郗建新/摄
测量员樊润东。陆冲/摄
三伏天的到来,广东各地进入高温“烧烤”模式。在全省各地的建设项目工地上,有这么一群不服“暑”的劳动者,他们在烈日下坚守岗位,默默劳动,为城市项目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月18日上午10点,位于东莞市塘厦镇的东莞阳天数字能源产品制造项目工地,钢筋工蒋开月正怀抱着一捆钢筋从山坡上往工地走来,只见她身上背着一个大水壶,后背衣服鼓起了一个大包。为了应对炎炎烈日,蒋开月每天都戴着头套进场,还买了空调外套,说是空调外套,只是衣服底部多了一把风扇而已。蒋开月说,她随身携带的大水壶能装八斤水,还是提前冷冻好的,她和丈夫都是工地的钢筋工,他们一天能喝掉两大壶水。
该项目由中建四局安装公司施工,总建筑面积有10.08万平方米。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为了应对高温,项目部在工地上设置了一间流动的空调休息室,当工人感到劳累或身体不适时,随时可以进去休息。休息室里面安排有饮水机、凉茶、清凉油、口服补液盐散(III)、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品。每隔一小时,还会补充冷饮和西瓜。针对高温天气,项目部调整了工地作业时间,尽量避开了高温期。如果需要加班,晚上只能每人轮流加班一个小时,确保职工休息好。据记者了解,为防万一,工地还和旁边两家医院签订了协约,制定好应急救援措施,只要工人身体有不舒服,随时可以到医院就诊,不用交付任何押金。
在广州南沙,中交二航局横沥地下空间项目现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头顶骄阳,脚踩热土,无惧“烤”验,默默坚守岗位。钢筋工冉思明,熟练地将一根根钢筋精准对接、固定,此时,他的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从脸颊滴落在滚烫的钢筋上,瞬间被蒸发。不远处,测量员樊润东手持测量仪,正一丝不苟地校对施工精准度。安全帽下的他眼如鹰隼,迎着高温炙烤,用自己的专业和坚持,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电焊工王军初手执焊枪,在火光与热浪中舞动,好像拥有与高温较量的武器,火光在眼前跳跃,焊花在空中绽放,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