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超7000名乡村工匠聚力同“绣”美好家园

肇庆市总工会“千人工匠”计划助力“百千万工程”

2025-08-27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彭新启
分享:

  日前,由肇庆市总工会、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匠心筑精品 赋能‘百千万’”2025肇庆市乡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落下帷幕。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金楼村以“工匠精神”雕琢乡村肌理,用“绣花功夫”提升人居环境,在整村区域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过去,金楼村住宅区如同‘镶嵌’在农田与山林之间的一块拼图,农房密集成片、巷道狭窄曲折。”金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莫国洪告诉记者,在这一场人居环境改造与提升行动中,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猪舍、杂物房,主动让出宅基地拓宽村道。目前,金楼村共清拆3800间危破房、泥砖房,建成10余处休闲广场、“四小园”等景观节点,完成190栋建筑风貌改造。金楼村农房的焕然一新,离不开工会搭建的乡村工匠技能比拼舞台,乡村工匠们纷纷拿出绝活,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如今,随着“强村公司”入驻,当地对700亩土地进行流转、整合资源,建设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胶花“微工厂”、光伏长廊等项目也相继落地,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这是肇庆市总工会实施“千人工匠”计划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肇庆市总工会依托乡镇强村公司成立乡村建筑工匠工会联合会40个,组织7319名乡村建筑工匠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累计举办乡村建筑工匠培训班37场次、培训3617人次,为肇庆“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动能。

  “会”聚力量 实现人才“抱团发展”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肇庆市总工会以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为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强村公司”建会入会、乡村建筑工匠培训、乡村建筑工匠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关心关爱乡村建筑工匠“五大行动”。

  如何聚合乡村建筑工匠力量?肇庆市总工会打破传统工会组建模式,推动成立强村企业工会联合会,组织发动广大乡村建筑工匠加入工会,鼓励其优先承接城镇、乡村建设项目,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强村企业+乡村工匠’新模式的优势是以最低成本呈现出最好效果。”肇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肇庆市新建强村企业工会联合会40个、涉农企业工会组织159个,新发展工会会员1.7万余人。

  为激发工匠参与热情,肇庆市总工会还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工匠名录,并公开推介,对竞赛获奖工匠,优先推荐参与“百千万工程”项目,纳入职工疗休养及五一劳动奖评选梯队。与此同时,肇庆市总工会推动打造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爱心驿站等服务阵地,为3100余名乡村建筑工匠送去温暖;制定落实激励措施,优先安排技能大赛优胜者参加职工疗休养活动,提供评优机会,持续增强建筑工匠的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为乡村建设凝聚人才合力。

  7月24日至25日,2025年肇庆工会职工乡村疗休养(乡村工匠专场)活动在四会奇石河景区职工疗休养基地举行。在两天的疗休养活动中,50名优秀乡村建筑工匠代表们游览了景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参观了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四会市威整镇大洲村,体验了乡村振兴以及传统古建筑文化魅力,并参与四会玉器职工技术交流活动。

  “平时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欣赏大自然景观。”来自鼎湖区永安镇江溪村的乡村建筑工匠欧石玉表示,感谢工会邀请心理健康专业老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通过此次疗休养,学到了排解工作压力的方法,并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社会认可。

  搭建舞台 激发乡村工匠创新活力

  今年以来,肇庆市总工会联合多部门构建“以赛育人”平台,以“匠心筑精品 赋能百千万”为主题举办全市乡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村区域)、真石漆工艺、砌筑工艺3大竞赛项目,覆盖从“宏观规划设计”到“微观工艺实操”的全链条,让乡村建筑工匠在“真干实干”中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赛事一经发布便引起广泛关注。全市各县(市、区)积极组织,累计遴选出54名乡村建筑工匠参与个人技能竞赛、24个农房片区参与整村区域技能竞赛。

  “我们特别要求参赛农房片区须位于同一行政村或连片自然村,农房数量不少于10栋且集中成片分布,重点考察乡村建筑工匠的统筹能力,展现肇庆乡村建设的规模效应。”肇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竞赛还特邀7名规划设计、建筑施工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采用“实地作业评估+居民满意度调查”综合评审模式。最终,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评选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7个;真石漆工艺与砌筑工艺分别产生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李礼华是高要区南岸镇马安村的一名乡村建筑工匠,从事建筑行业已有30多年。他告诉记者,第一次报名参加全市乡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让他倍感振奋与自豪。在这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他参与了10个农房改造项目,并在工会举办的专项培训中获得《广东省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

  许奕林是广宁县宾亨镇石涧村施工队队长,他与8名工匠报名参加了全市乡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他告诉记者,通过比赛,他认识到外墙喷涂工艺更重要;同时,在积极备赛的过程中,学到了钢筋绑扎的安全注意事项。

  “这次比赛为我们搭建了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平台。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机会,让我们学习、借鉴同行的优秀工艺,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乡村建筑工匠(砌筑工艺)技能竞赛优胜者欧石玉说。

  赛事主评委、广东省肇庆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庞东英在实地走访后表示:“肇庆的乡村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颜值更高了,还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蝶变。”

  匠心培育 推动乡村风貌迭代升级

  今年以来,肇庆市总工会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以乡镇强村公司为依托,成立乡村建筑工匠工会联合会,实现全市乡村建筑工匠全覆盖动态管理,建立优先承接乡村建设项目的激励机制。截至2025年8月,累计开展37场专题培训,3617人参与系统学习,其中2009人取得《广东省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实现各镇街配备8—10名持证工匠的目标。组织工匠队伍参与农房风貌改造实战,完成封开县金楼村、高要区铁岗村等示范项目建设,累计清拆危破房超10.8万间、改造农房近5万栋,打造“岭南红砖+陶瓦装饰”等特色工艺景观带,推动乡村风貌迭代升级。

  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是“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漫步社区,一丛丛杜鹃花点缀小公园,白色线条勾勒出岭南农房的方正轮廓,还有法治长廊、篮球场激活公共空间……更令人欣喜的是,闲置农房“摇身一变”,成为屋顶咖啡、共享茶室、陶艺工坊等乡村消费新场景,节假日可吸引近3000人光顾,源源不断地为社区注入新活力。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铁岗社区的村支书带领村民拆掉了6间闲置农房,腾出的空间被精心规划为一片充满活力的“乡村创客聚落”。在规划这片新空间时,铁岗社区聚焦“游客+村民”客群,引入了连接城乡、撬动流量的“咖啡业态”,全省首个“屋顶咖啡”在此诞生。几年间,铁岗社区盘活了120间闲置的农房和古村落群,撬动了超过800万元的社会资本,构建了以“屋顶咖啡”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业态,还吸引了邻近社区的年轻人前来创业。

  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肇庆专题调研时,充分肯定了社区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百千万工程”,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推动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有了新气象。希望更好发挥“领头雁”作用,注重吸收好利用好群众的创新创造,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齐心协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