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广东省“十四五”劳动和技能竞赛总结交流活动在狮子洋通道项目建设现场举行。活动现场,广州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哲,深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映中,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思辉,省工业工会主席唐修元,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陈晶晶作经验交流,分享了各单位以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宝贵经验。
广州市总工会
构建“企业—区(集团)—市”竞赛体系,通过“羊城工匠杯”系列竞赛,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使更多职工有机会参与、有平台展示、有阶梯晋升。注重发挥劳动竞赛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推进中的“助推器”作用,先后开展海珠湾隧道等16个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推动竞赛成绩与职业资格晋升、薪酬激励、评先评优直接挂钩,近年新增取得技能等级证书10余万人次。从“羊城工匠杯”竞赛中发掘一线职工、普通岗位的典型代表,列入“羊城工匠”培育对象、劳模先进人才库。2021年以来,年均开展140多项“羊城工匠杯”赛事,涉及200余个工种。现有的180名“羊城工匠”培育对象中,一线职工的比例约占52%。
深圳市总工会
自2021年起,将深圳市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从三年一届调整为一年一届。经过五年的创新实践,形成了以市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为统领,以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重点企业劳动竞赛为支撑的“一核三极”、贯通市、区、街道的竞赛体系。实现精湛技术回馈职工成长反哺产业发展,横向贯通“工匠”“劳模”荣誉,将竞赛中符合条件的优胜选手纳入“深圳工匠”培育计划或授予五一劳动奖,支持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开设“深圳工匠”云课堂,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累计帮助近万人次提升技能水平。“十四五”期间,深圳各级工会年均举办劳动和技能竞赛400余场,参赛企事业单位6000余家,直接参与职工8万余名。
省工业工会
聚焦重点工程,以竞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建设到哪里,竞赛就跟进到哪里”,将劳动竞赛深度嵌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构建以2项全国引领性竞赛为龙头、17项重点工程竞赛和43项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为基础的多层级、多行业、广覆盖竞赛体系。在海上风电,粤港澳大湾区、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等重点工程中,常态化开展“十比十赛”,助力提升工程效率、提高建设质量。“十四五”期间,联动开展633个重点项目劳动竞赛、2000余场企业级技能竞赛,产值超过万亿元,荣获省级以上奖励300多项。
肇庆市总工会
坚持“竞赛围绕产业转、项目服务县域需”,建立“村选拔—乡镇初赛—县决赛—市总决赛”四级竞赛机制,推动职工在“家门口”参与竞技。全市累计举办“百千万工程”专题竞赛70余场,覆盖新能源汽车、压铸五金、风机贡柑、裹蒸粽制作、粤菜烹饪、杏花鸡养殖等特色产业。围绕乡村建设需求,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真石漆工艺、砌筑工艺等项目;紧扣现代服务业,开展农村电商、玉器直播等竞赛,实现产业、建设、服务领域全覆盖。同时,推动竞赛成果直接服务县域发展和乡村建设,如在新能源汽车、金属加工、建材等产业竞赛中,参赛选手提出技术改进建议400余条,推广先进操作法150余项,为企业降本超5000万元。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构建“专业日+技能赛+创新成果展”三维竞赛体系,今年已开展覆盖13个专业方向的活动,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建立“创意激发—专利申请—项目落地—创业孵化”的“四级跳”创新转化模式。依托《支持创新创业管理办法》,已推动31个子公司实现职工自主创业持股。其中,在2022年编程马拉松中获奖的“数字孪生”项目已成功孵化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校园安防系统”产品,团队从3人发展至数十人。该产品已在中国地质大学等100多所学校部署应用,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营收,印证了群众性创新活动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