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职工跑”的清华高材生

2022-10-12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徐亚辉 徐丘濂 通讯员:胡建钢
分享:

  十年志

  石文博,今年34岁,现为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和平社区工会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席。

  2015年入职和平社区工联会,成为一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

  2017年补选为广东省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委;

  2018年荣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9年当选为广东省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

  2021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女职工”。

■石文博 马大为/摄

  已是下班时间,石文博接到了职工小美来电哭诉生活境遇的不顺,希望工会帮她找一位心理老师。小美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和平社区,因积分不够而就读于私立学校,高昂的学费让这个单亲家庭入不敷出。进入青春期的大儿子有些“成长的烦恼”,母子间的争执日益频繁。小美变得焦躁起来,于是向石文博求助。“小美是一名工会积极分子,经常参加和平工联会的活动。她乐观、积极,助人为乐,很受大家欢迎。”石文博曾到访过她家,帮她到有关部门了解积分入学政策。这次,石文博为她约好了宝安区总工会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职工找我们帮忙,是一种信任。”石文博是这样认为的。

  “在生活方面,职工遇到的问题是多元而复杂的,往往交织着经济收入、亲子关系、子女教育、情绪控制、社会交往等方面。”石文博常常在想,“基层工会能做什么、能怎么做?”带着这一思考,这位清华高材生已扎根基层7年有余。清华高材生与基层工作者,这是两种充满异质性的身份标签,却在石文博的工人情怀和工会实践里合二为一。

  让职工从“被动入会”变为“主动入会”

  2014年底,随导师到深圳参加座谈会,听着众人讨论着对工会工作的设想,做劳工研究的石文博“仿佛听到了时代的召唤”,选择留在和平工联会,成为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

  2014年9月,深圳市总工会以和平社区等地为试点,推动建立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作为工会预防化解劳资矛盾、探索基层工会体制机制改革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试验田”。这一试点工作与不久后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是一致的。后者明确指出,“群团组织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问题突出……工作和活动方式单一……”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2015年7月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要求,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起步阶段,感觉所学知识有些‘捉襟见肘’。”在与工人的接触中,石文博生出了挫败感。第一场职工交流会,勉强凑了11人,其中有3人还是临时从街边拽来的。“工友对工会没概念。”虽然有些哭笑不得,石文博依然领着工联会想尽办法做宣传,“追着职工跑”。“工友并不喜欢看全是文字的传单,我们就设计了色彩丰富、图片为主的小册子;工友有空时,我们就到工业园区摆摊位,设置些小游戏,送些小礼品。”

  如何有效扩大工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石文博认为,“要站在工人立场,走近他们,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工作。”入职头一个月,深圳市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要到企业“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时间上,工联会实行7×12无缝隙工作制,保证工人随时能找到“娘家人”。摸清了附近工友的需求和兴趣,石文博组织开展了瑜伽、长跑、徒步等活动,参与者从数十人增至数百人。

  那段时间,石文博每天都想着如何“攒”工会粉丝,相同的话每天对着不同工友说上几十遍,一有反馈立马跟进。慢慢地,她的通讯录上的职工好友从个位数增长到百位数,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咨询工会组建和换届事宜,职工也由“被动入会”变为“主动入会”。近8年间,和平工联会在社区已累计发展工会会员4万余人,建立了45个线上联络群。

  摸索“四不两有利”原则服务社区

  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

  怎么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是石文博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沿着“积极参与者-工会志愿者-工会骨干”的路径,石文博和同事们把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了起来,延长了工会的“手臂”,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有不同层次的课程,涉及工会基本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等。”

  近几年,和平社区周边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越来越多,如何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工会周围,成为和平工联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工会社团活动,培养和发展工会积极分子,再通过工会积极分子的影响力发展更多会员,是一个有效路径。来自河南南阳的张赞忠是一名美团外卖小哥,在2018年加入和平工联会后,逐渐被发掘和培养为和平工联会音乐社的一名骨干。2021年和平工联会换届选举,他被选为工联会委员。在他的积极动员和不遗余力的宣传下,累计发展了50多名美团外卖员参加工会“暖蜂”系列活动,并实名加入和平工联会。

  现在,和平社区工联会已经有工会积极分子3329人,并成立了由积极分子组织、职工参与的20多个社团、班级、协会。石文博摸索出一套群众化工作方法,即“四不两有利”原则。“四不”:不调查、不了解工人需求,不搞活动;不搞工人不喜欢、不需要的活动;不搞形式主义的活动;不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两有利”:基层工联会开展活动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有利于团结凝聚工人、有利于工会组织建设。

  引导工会骨干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2021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在深圳发生,不少想要返乡过年的职工苦于一纸核酸检测证明。在常态化核酸检测全面铺开以前,基层核酸检测力量主要依靠社康中心,后者原本人手不足,此时更是疲于应对。

  关键时刻,石文博日常带领的工会志愿者服务队发挥了作用。“那天早上9点不到,上千人的队伍已绕了社康中心一圈,有些职工预约不上,凌晨三四点顶着寒风过来等了。”临近中午,一些原本计划下午返乡的职工急躁起来,眼瞅着队伍将乱。石文博一边勉力维持着秩序,一边跟社康中心护士长商量办法,“排队的人太多,工作人手和资源都支持不了。”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焦躁的群众是因为担心做不了核酸。找准了问题点,解决办法就有了。

  “大家听我的。”石文博把手举起来高喊着,让队伍按预约与否分成两队,同时向未成功预约的队伍派发号码牌,相关人员凭号码牌顺序参与上下午的检测。工会志愿者默契配合着引导职工重新排好队,边发号码牌边安抚众人情绪,有特殊情况的及时跟社康中心护士长进行沟通、处理。很快,趋于混乱的队伍安静下来,大家按照工会志愿者的指引,分成了两队,拿到号码牌的部分职工重新预估了自己可以参加检测的时间,逐渐散去。

  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上,群团组织可堪大用。“和平社区是工人聚居的区域,他们生活工作都在其中,他们是社区的建设者,是社区的一份子,理解他们的处境、启发他们的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力,我们就可以鼓励、引导工会骨干先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并将此理念扩散、影响开去。”石文博说。

  访谈三问

  记者:广东这十年,你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石文博:希望提升学历、技能的工人越来越多。十余年间,尤其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启动以来,深圳市总工会“圆梦计划”每年招生人数连年攀升,已达3000多人,前来咨询的工人更是远远不止;职工们对学历、技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相关的阵地建设和资源引进也是呼声颇高。

  记者:广东这十年,你个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石文博:从理论走向了实际。一开始,按照理论内容、刻板流程去设计服务于职工的活动,他们不感兴趣。后来慢慢跟各方面打交道多了,抓住了职工的真实需求,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工会工作才逐步打开了局面。

  记者:广东这十年,你认为工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石文博:身边的工联会越来越多了,在福海街道已有3家,宝安区将建成21家。建设一家,规范一家。工会面向职工、面向基层的触角更多、能力更强、沟通更顺畅,基层的劳动关系生态环境逐渐在改善,职工变“被动入会”为“主动入会”,工会越来越成为职工的“娘家人”。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