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级以上市总工会,省级产业单位,省直机关工会,省总各部门、所属各单位: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溯源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东诞生的历史,深度挖掘广东各地红色工运历史资源,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省总工会在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中开展了“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共收到投稿论文2900余篇。省总工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工运研究专家对稿件进行了评审,共评选出优秀论文50篇,优秀组织奖8个(获奖名单见附件)。
全省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领导的百年工人运动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持续深化广东红色工运历史研究,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
1.广东省总工会关于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2.广东省总工会关于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名单
广东省总工会办公室
2025年5月12日
附件1
广东省总工会关于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及单位 |
1 |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及在广州领导工人运动的成功实践 | 广州市总工会 |
2 | 惠州工运发展历史研究 | 袁光 惠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
3 | 从三个视角感悟与擦亮百年工运史红色名片——中华全国总工会 | 陈穗雄 广州市中共党史学会 |
4 | 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动百年历史中的“变”与“不变” | 杨振峰 河南工学院 |
5 | 1924年沙面工人运动的背景、意义和启示 | 王贯军 广东省总工会 |
6 | 中国共产党早期爱国反帝语境下的全总广东革命活动探析 | 邢照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
7 | 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时期述论 | 肖辉栋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
8 |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与推动广东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启示 | 宿燕亭 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 |
9 |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前后中国两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比较研究 | 王伟雄 东莞市总工会 |
10 | 中国共产党在省港工人运动中的宣传动员工作 | 马宏文 省港大罢工纪念馆 |
11 | 马克思主义在广东早期传播的工人运动关联性研究(1919-1926) | 赵兰芳、翁开源 广东药科大学 |
12 | 略论大革命时期广东南路地区的工人运动 | 陈麒全 中共茂名市委党史研究室(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13 | 试论南雄早期工运对中共南雄地方党组织成立的积极作用 | 曾诚 中共南雄市委宣传部 |
14 | 清远工人运动史探微 | 张明利 清远市博物馆 |
15 | 毛泽东工运思想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指导意义探究 | 张淦浩 广州市总工会 |
16 | 刘少奇在广东的工运实践 | 罗雄 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原局长、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原馆长 刘亚威 花明楼刘正山大酒店 |
17 |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价值意蕴 | 韩东旭 广东医科大学 |
18 | 苏兆征的革命风范及当代启示 | 马波 广东软件学院 |
19 | 产业发展中的工运力量——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汽配行业工会发展纪实 | 曾婉甜 广州开发区总工会长岭居总工会 |
20 | 杨殷在省港大罢工实践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 | 郭昉凌 中山市总工会 |
21 | 论邓发对我国工人运动的重大贡献 | 马俊、廖良初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
22 | 广东江门籍全国总工会重要历史人物——张瑞成、吕棠生平事迹与贡献研究 | 周慧剑 江门市总工会 |
23 | 蕴含珍贵史料价值的《工人之路》 | 江镕 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
24 | 百年工运铸辉煌 红色基因永传承——以熊锐的革命事迹探寻历史印记与时代价值 | 关键 中山大学工会委员会 |
25 | 策划工运史陈列展览应把握的思路与原则——以广州相关工运史陈列展览为例 | 冯惠 省港大罢工纪念馆 |
26 | 基于记忆叙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建设与展陈策划研究 | 刘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27 |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的发展历史及流转经过 | 郭小聪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
28 |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廖仲恺先生纪念碑设立时间、经过及意义 | 钟剑峰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
29 |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省港大罢工 | 林雄辉 广东叶剑英研究会 |
30 |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罕见的壮举——从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省港大罢工中汲取经验启示 | 张金华 惠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
31 | 工运领袖邓中夏的历史贡献研究 | 巢瑞隆 江西省宜春市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
32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张细林 中共乳源县委党校 |
33 | 唯物史观视域下广东工运百年演进探析(1925-2025)——以“生产方式变革与阶级能动性”为中心 | 吕璐璐 广州医科大学 |
34 | 协同治理视角下“三工联动”模式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升华——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转型逻辑 | 王傅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35 | 李启汉在中国早期工运史上的历史性贡献和深远影响 | 李荣喜 中共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党史研究室 |
36 |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的创生实践与历史意义 | 朱志惠 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
37 | 省港工人运动百年回望: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中国化的早期实践与当代启示 | 汪俊仁、张思璇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
38 | 党的组织领导与制度创新的历史传承——基于省港工人运动经验的现代启示 | 赖铭思 中共湛江市霞山区委组织部 |
39 | 传承林锵云精神 助力新会工会高质量发展 | 叶彬挺 江门市新会区总工会 |
40 | 中共早期组织力的发展:基于京汉铁路大罢工与省港大罢工的对比研究 | 陈婞 广州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41 | 中央苏区工会建设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影响 | 苏春生、钟燕林、廖九平 瑞金市史志研究室 |
42 | 工运中的功夫——从佛山鸿胜馆视角管窥省港大罢工 | 熊昭 佛山市总工会 |
43 | 苏兆征统一战线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 许定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
44 | 近代广州湾工农运动与租借地社会经济的多维互动研究——基于经济结构、人口流动与区域联动的视角 | 林俊仁 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45 | 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苏兆征与工会红色基因的传承 | 许夏昕 珠海市工人文化宫 |
46 | 论廖仲恺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肇始 | 肖莉、蔡立彬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47 | 三位一体与韧性生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大革命时期的组织建构与革命动员研究(1925-1927) | 张秋、汪雯洁、彭仁贤、丁昆 广东药科大学 |
48 | 罗登贤与中共早期的工人运动 | 苗体君 广东海洋大学 |
49 | “建党与联合”:深圳地区早期党组织建设与现代粤港关系塑造——以省港大罢工为中心的考察 | 彭兆龙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传宜 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 |
50 | 政治铸魂·先进领航·群众固本——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早期广州工人运动(1921-1927)的历史考察 | 李陈坦 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
附件2
广东省总工会关于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主题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名单
广州市总工会 汕头市总工会
惠州市总工会 东莞市总工会
中山市总工会 湛江市总工会
茂名市总工会 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