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刘一军:填补国内瓷砖薄板工艺空白

2020-12-04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蓝娟 郭子健 通讯员:霍嘉琪 蔡元浩 陈婉文 吴燕萍
分享:

刘一军(中)及其团队进行新产品开发   吴燕萍/摄

  1996年,刘一军入职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名技术员做起。他凭借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成为了集团生产技术副总裁、省级工程中心主任。期间,他研发出多项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新技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3件、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18篇,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5项。

  瓷砖变得更薄更大,是当下陶瓷产品变革的趋势。刘一军对瓷砖变大变薄的技术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他主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研发出(1200×2400×5.5)mm等大尺寸陶瓷薄板制造核心技术,相比传统陶瓷砖节能40%、减排60%,带动中国陶瓷行业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的方向绿色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陶瓷板材生产技术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十多年前,我们在国内首先研制出瓷砖薄板。薄板不仅在生产上更加节能环保,更重要的是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传统的厚板。”刘一军介绍道,大而薄的瓷砖减少了墙体间的缝隙,可以大大降低细菌潜藏量,也因此成为医院等要求超高卫生标准场所的首选瓷砖。

  回望薄板的诞生历程,刘一军觉得像一场万里长征。“所有环节都是自己摸索的,少一步都不行。”

  对高性能薄板的追崇,由于技术难度太高,不少企业不敢冒险投入研发。刘一军至今仍然记得,在试验初期便有90%的企业打了退堂鼓。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研发,除了工艺革新,薄板的诞生还得益于配方变革——在传统的厚板配方上,增加其生片强度,并在烧成以后对其内部结构等做了技术攻关和调整。

  即使完成了生产层面的变革,瓷砖薄板引领的产品革命还远未成功。“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可能‘薄’意味着偷工减料。我们要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因此进行了堪称‘毁灭性’的产品检测——用强重力撞击来试验瓷砖的耐受强度,确保薄板质量不出任何差错。”刘一军说,他们开着几十吨重的货车从瓷砖上碾过,用钢珠扔砸,或是将瓷砖放在运输车辆中颠簸,经历这些破坏性试验,薄板仍然毫发无损,他们才有底气将其投放市场,并实现了国内瓷砖薄板生产的首创。

  刘一军表示,企业发展离不开“劳模精神”的支撑。为此,他积极发挥省级和市级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了近百名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起一支以博士、硕士及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