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青海两省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穗举行

2019-12-31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黄细英 见习记者段松连 通讯员王娅
分享:

活动现场 林景余/摄

活动现场 林景余/摄

  十几秒时间,就将一个个面团拉成可穿针眼的比发丝还细的拉面……12月30日,以"青粤拉面香、携手奔小康"为主题的广东·青海两省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广州举行。

  据介绍,本次竞赛由全总劳动和经济技术部、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指导,广东省总工会和青海省总工会联合主办。青海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马吉孝,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吕业升出席大赛活动。广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伟东,青海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志忠,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李和森,广东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刘国斌等参加相关活动。来自广东、海南、福建等省的30支青海籍拉面团队共120名选手同台竞技,比拼拉面制作技艺。经过现场的激烈比拼,最终,姜氏大碗王获一等奖,诺尔曼牛肉面、小圆门餐饮有限公司获二等奖,广州市谷尔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3个单位获三等奖,14个单位获优胜奖。

  举办此次竞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提升职工素质中的独特优势,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拉面技术工人队伍,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拉面产业提档升级,向精致化、品牌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陈伟东表示,本次大赛是广东省总工会第一次举办跨省份、跨地区的技能大赛,规模层次高、参赛选手多、活动效果好。大赛不仅有效提升了粤、闽、琼三地青海籍拉面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向社会展示了拉面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艺、形象和风采,增强了拉面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尊和职业自信。希望粤青两省工会以此为契机,不断加深粤青两省之间工会的交流合作,探索东西部之间劳动和技能竞赛合作新机制,拓宽两省技能竞赛合作范围,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动两省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志忠表示,本次大赛是集省际性、行业性、绿色产业型、脱贫攻坚型于一体的劳动技能竞赛,展现了工会组织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服务农民工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品质。通过技能竞赛,激励拉面行业职工热爱党、爱岗敬业,团结拼搏、再创佳绩,凝聚智慧力量,为驻地和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做出新贡献。

  比赛现场:十几秒时间比头发丝还细的拉面制作完成

  本次大赛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分别占30%和70%。实际操作技能比赛中,参赛选手需现场完成和面、饧面、溜条、拉面等制作工序,要求面点师和制汤厨师自由组合,现场制作完成一碗创新拉面。

  比赛现场,4名头戴白帽身穿白净工作服的拉面选手围着一张面案,一截近20公分长5公分粗的面剂,从案板上提起,立刻就变成一副"弹簧拉力器",来回伸缩两下,又立马换成立体的"五线音谱",瞬间又如一对白鸽翅膀在拉面师的两臂间上下煽动……经过短短十几秒时间,六、七十米长的拉面银丝就制作完成了。

  评委员们仔细地在各个比赛摊位前为选手认真地打分。经过和面、揉面、熬制牛肉汤,配汤料和佐餐小菜等步骤后,一碗碗色、香、味俱佳的拉面展示在了现场观众面前。

  "为了练就拉面技艺,我曾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只睡4小时。"活动现场,来自青海省海东市诺尔曼拉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拉面匠韩玉龙仅用了十几秒时间,就把面团拉成了比发丝还细的面条,他的精彩表现吸引了一大批观众。记者了解到,韩玉龙从事拉面工作23年,曾获得"青海高原工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曾创造了37根拉面同时穿到一个1毫米的小针孔里的纪录。

  1989年,青海籍农民工创办的首家化隆拉面店在福建厦门经济特区开业,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在青海省内外经营的拉面店已达3.1万家,国外开店500多家,从业人员18.7万人,"拉面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80亿元,青海拉面产业已走出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编辑:桓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