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作为民航安全运行的核心人力资源,一方面,可能会面临大众存在的心理困扰;同时,由于职业特殊性,还承受一些特有的心身压力,如频繁的时空转换、飞行操作的刻板要求、全方位的职业暴露、不断的被考核评价、工作-家庭冲突问题、民航安全管理压力等。由于处在这种特殊的高压力、高风险工作环境中,飞行员胃肠功能紊乱、睡眠障碍、高血压等与压力密切相关的心身问题比例较高;存在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在长期实践中,航空医学工作者了解到广大飞行员非常需要心理健康促进。
为此,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建设“秉持一个理念、坚持六个原则、抓住五个阶段、构建三条支持线、利用三个维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项目,让飞行员个人身心更加和谐,飞行更加从容,也让航空企业实现持续安全的有效路径,能为民航实现平稳可控安全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心理支撑。该项目被评为2023年广东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优秀案例项目一等奖。
秉持一个理念,坚持六个原则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秉持着“可否允许我,温暖而靠谱地陪在你身边”的理念,即充分尊重飞行员个人意愿,用“温暖”的感情基调,开展科学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健康服务,并且强调服务的陪伴、支持和赋能。
此外,在为飞行员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时,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尊重科学规律、严守心理学伦理和守牢安全底线,严格执行保密和保密例外原则,科学即时处置飞行员严重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坚持个人受益带动组织受益原则和长期坚持、不断调整的原则,坚持长期的心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调整,积极推动飞行员个人成长,从而使组织从飞行员的成长中受益。在充分考虑飞行员和组织双方的各种成本下,南航坚持力求节约成本的原则,尽可能将工作内容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抓住五个阶段,构建三条支持线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坚持发展理念,以飞行学员、入职新飞、技术级别晋升等五个关键职业节点为抓手,以团体辅导为依托,以个体辅导为落脚点,构建“因人施助、因时陪伴”全职业生涯心理健康促进体系,开展“五心”(心·体验、心·启航、心·机长、心·陪伴、心·生活)项目。为了提高飞行员对身心健康的正确认识,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将心身健康促进课程融入飞行训练核心课程CRM(机组资源管理)培训中,开展各种具有普适性主题的课程,减少他们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与歧视。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坚持系统观念,构建“跨部门、专兼职、多角色”全方位支持体系,重点搭建组织关怀线、家庭温暖线、专业支持线。在组织关怀线层面,组织飞行管理干部进行培训,促进将心理学理念和知识适当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飞行管理干部针对飞行员在各方面可能遇到的压力给予重点关注,积极开展有效谈话。在家庭温暖线和专业支持线层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逐步建立一支心理专业人员、朋辈辅导员为主,管理干部、主管航医为辅的内部工作队伍,并深化与外部专业机构交流合作。此外还将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惠及飞行家属,致力于营造美好的家庭氛围,促进飞行员的成长。
利用三个维度,全方位减压赋能
为了给飞行员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通过“木棉好心情”工作室(个体咨询,即“点”)、“木棉心陪伴”团辅营(团体辅导,即“线”)、“木棉心讲堂”(公共课程,即“面”)等抓手多维度为飞行员减压赋能。三个维度各有所长,互为补充。通过“木棉好心情”工作室和“木棉心讲堂”公共课程积极开展个性化的一对一或家庭咨询以及心身减压的线上心理团辅课程,帮助学员学习心理学知识、营造团体支持氛围。此外,还设置了可以面向广大员工科普心理学知识的公共课程,又开展了针对特定人群的专题课程,提高员工心理健康素养,全方位地为飞行员点、线、面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通过以上“秉持一个理念、坚持六个原则、抓住五个阶段、构建三条支持线、利用三个维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工会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疫情期间举办的“居家期间民航员工心理健康线上讲座”创下3场近9万人次观看量的记录,有效缓解了隔离期间员工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在“木棉好心情”一对一心理咨询项目中,平均反馈得分9.6分(满分10分);参与飞行家属心理减压课程的多位家属反馈:“感谢公司组织这样既有意义又有趣的活动,希望每个家庭都是快乐幸福的”,该项目被飞行员形象地称为“减压阀”和“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