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会图书馆、劳模展厅和4家工人文化宫;成立市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5个,镇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33个,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0万多人;新建“工会爱心驿站”等服务阵地183家;“粤工惠东莞号”实名认证超166万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五年来,东莞市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全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切实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突出工会组织体制改革创新和数字赋能,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党有号召,工会有行动”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东莞市总工会坚决站稳政治立场,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党有号召,工会有行动”。
东莞市总工会多角度、立体化、全渠道宣传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社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市总工会机关第一时间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的精神,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全体干部职工参会。随后,市总工会又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工会系统走深走实。紧接着,东莞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总工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工会界别政协委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并结合工会界别政协工作交流研讨,建言献策。
2022年11月,东莞市总工会发挥工会组织的特点,组织开展为期5天的“百万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百万职工心中。答题活动以“凝心聚力心向党 踔厉奋发向未来”为主题,吸引超过30万人次参与。活动中,各镇街总工会积极展开宣传工作,石排、虎门、企石、道滘、大朗、东城等镇街总工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工作组、基层工会微信群转发分享,提高活动覆盖面。
东莞市总工会牢牢掌握工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工会图书馆、东莞市劳模展厅和4家工人文化宫,打造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新阵地。同时,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组织百万产业工人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连续两年举办职工文化艺术季活动,推进百堂党课百场电影进企业,寻找百名“最美工会主席”“最美职工”,东莞市工人艺术团小分队进企业慰问演出等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一线,营造出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氛围。
职工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职工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近五年,东莞市总工会加强镇(街道)工会建设,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深入推进“兜底建”工作等制度文件,完善组织体系、规范工作运行,推动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东莞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机制作用,在深入开展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组建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建会入会工作。过去五年,全市新组建工会组织6700多家;全市现有基层工会组织3.02万家,工会会员243万人;命名市级先进职工之家、先进职工小家100多家。其中,市总工会全力配合省总工会蹲点组进驻南城天安数码城开展工作,以探索新型园区建会入会模式为突破点,在四个月内成功推动园区百人以上企业全部建立工会,新组建企业工会70家。东城联动有关部门成立建会入会专班,塘厦推出《工会工作一本通》,在“强组建、抓重点、促规范”上出实招、动真格,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顺应平台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态势,东莞市总工会成立市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聘请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现任省政协委员曾香桂担任专职副主席,为镇街新业态行业工联会安排专项人员经费,确保工联会至少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解决有人办事问题,有效推动工联会实体化运转。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题调研,学习借鉴蹲点工作法,采取“由下至上”的方式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截至目前,成立市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5个,成立镇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33个、实现镇街全覆盖,新建立各类新业态企业工会220多家,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0万多人,新建“劳动者之家”“工会爱心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183家,使东莞工会成为新业态劳动者愿意依靠的组织。
转变职能,融入经济发展大局
推动工会改革转职能是核心。五年来,东莞市总工会始终把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放在突出位置,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在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谋划、部署和推进。
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东莞市总工会将2022年定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攻坚年”,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明确将产改工作作为单独督查事项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考评,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开展产业工人学历提升。出台《东莞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方案》,通过近70项具体指标,把“产改”5方面25条改革措施逐一量化,形成未来三年东莞产改工作的目标任务体系。认真落实省“产改”试点任务,以纯集团和虎门镇的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召开全市推进“产改”工作会议,启动第二批“产改”试点工作,33个镇街全部纳入试点,市级试点企业增至90家。
就业引领,技创未来。2022年,东莞市总工会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首次组织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分别与市水务集团、市城建局、市交投集团合作,在松山湖水厂、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和莞番高速三个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劳动竞赛,以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目标,广泛调动参建单位和职工群众积极性,助推重点工程项目高质量建成。2022年,东莞成为成功申办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的5个地市之一,也是除广州、深圳外,唯一一个有2项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的地市。今年,东莞市总工会联合东莞市人社局共同举办全市技能大赛,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工种最多的一次技能大赛。大赛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点围绕产业布局、重点领域职业(工种)和技能岗位需求,设置46个比赛项目,为技能劳动者搭建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优化服务,为职工幸福“加码”
近年来,东莞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成立34个联合调解中心,配备123名工会律师调解员,在409家重点企业开展劳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组建1150人的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取得新进展。
创新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是东莞市总工会特色工作经验之一。今年,“加强新业态就业人员社会保障”还被列入东莞市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市总工会制定三年专项经费保障计划,市镇两级工会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新业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开展“情暖新业态”入会有礼活动,设立专项爱心基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的联系服务。推动工会爱心驿站共建共享,市总工会与市城管局共建工会爱心驿站工作,被评为2021年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之一。2022年继续与市城管局新建50家,与建设银行共建35家,与中国电信共建40家,全市共有驿站183家,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渐成网络。升级改造市工会图书馆和市二宫职工书屋,评选50家市职工书屋示范点,成立32个新业态劳动者之家,资助27个“东莞工会爱心托管班”,新建30间爱心妈妈小屋,构建工会精准服务工作体系。过去五年,依托全市超过2000家工会阵地,积极开展职工文体、公益培训、法律援助等活动,受惠职工超过300万人次。
切实叫响工会“送温暖”品牌。连续两年开展“情暖劳动者·乐享莞味年”赠送万只烧鹅慰问一线职工行动,为全市4.5万名环卫工人赠送爱心早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关爱工伤职工项目,全市超10万名职工参加互助保障计划,为2141名患病职工理赔508.5万元,开展职业病防治活动80多场。
活动“上网”,实现全域覆盖
面对大多数职工群众在网上的实际,“网上工会”建设是打开改革新格局的必由之路。五年来,东莞市总工会主动融入全省工会服务“一张网”,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聚焦会员需求,以文化惠工、以科技赋能,打造全方位、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一个从“智慧”到“智惠”的工会网络生态。
目前,“粤工惠东莞号”有注册基层工会组织近2万家,导入会员超212万,实名认证超166万人,是广东省第一个引入运营团队、第一个实名认证数突破百万的地级市。
“一张网”覆盖全域,每一项工会活动做到全市同频同步,是东莞工会数字化服务平台最鲜明的亮点。五年来,东莞市总工会按照一把手工程、一盘棋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三个一”总体要求,以“核心工作”的力度建设“粤工惠东莞号”,构建了市镇两级工会联合行动,双管齐下开展会员普惠活动的工作体系。
新春送烧鹅是“粤工惠东莞号”的品牌活动。连续两年,东莞市总工会统一部署,各镇总工会分别向镇内企业、一线职能部门外来务工人员送暖心福利。这样的特色活动很多,如去年4月,“莞味情缘 幸福职工”暖胃行动,工会与全市餐饮商家合作发放满6元减5.99元的“爱心早餐券”,每天5000张券不到10分钟就被抢完。“五一”期间,举办“用心聆听向劳动者致敬”线上互动活动,通过听劳动者工作场所的声音,猜出劳动者的工种,并在活动中发放工会下午茶,犒劳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同时,拍摄的《每位劳动者都是一束光》短视频和摄影作品,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关注,其中,摄影作品还荣获2022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南粤好网民”十佳作品。去年6月,“工会粽动员”端午节线上活动,通过互动游戏绘制一幅工会特色端午长图画卷,了解端午民间习俗,吸引超47万人次参与。去年10月,在全省首个开展“百万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并向实名认证的会员发放28100张消费券。今年,东莞市总工会开展“乐18会员日”主题活动,网聚惠食、惠购等,每月18日为规定生日时间内的会员免费派发各类消费券与实物礼品,共开展10期,总计投入200万元。
除了月度会员活动,东莞市总工会还在创新常规品牌活动方面下功夫,用活用好省总资源,打造东莞版“智送清凉”工会福利品牌,开展“清凉一夏 职享畅饮”活动。东莞工会会员通过粤工惠平台每天可领取1张“满5元减4.99元”的“清凉券”,领取后可在线上线下各大商超使用,使用范围覆盖全市全网,活动总访问量超50万,惠及超3万职工会员。
代表寄语
罗军文
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即将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八大是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我国职工群众和广大工会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基层工会代表,我要把东莞千万职工的心声带进人民大会堂,忠诚履行代表职责,深研细悟大会精神,以实干实绩不负组织培养、职工信任、时代重托。
黄炜琴
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东莞市虎门镇副镇长、镇总工会主席
展望新征程,工会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全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创新水平,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组织的智慧和力量。
韩裕生
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 陆逊梯卡华宏(东莞)眼镜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东莞作为制造业之都,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展望未来,我们将以强化产业工人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不断扩大竞赛覆盖领域和覆盖面;组织产业工人踊跃参加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培训、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展现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
闵远平
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叉车司机
作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我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诚倾听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心声,客观反映他们的意愿,认真履行代表的神圣职责,充分展现新时代职工队伍的新面貌、新风采。工作中,我也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紧跟时代步伐,为企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廖小平
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 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司机
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我深知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必须时刻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行动自觉,认真履行好代表职权,积极参加大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