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榄镇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书屋 资料图
她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外来工,求学时代只持续到高中毕业,如今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的经历充分印证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客服总监米雪梅。“我本身文凭不高,如果我不学习的话,也成就不了今天的自己。”米雪梅朴实地说道。
在中山,越来越多像米雪梅一样的劳模工匠、产业工人借助工会的舞台,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和飞跃。
3月17日,由中山市工人文化宫打造的“职工学堂”培训班全面上线,本次共开设公益班42个,普惠班32个。记者了解到,创建“职工学堂”公益培训基地是中山工人文化宫落实中山市总工会打造多元化思政教育阵地,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中山市总工会“强化阵地建设,加强典型引领,线上线下联动,大力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一个缩影。
互联网+工会
打造网上网下互融互促新平台
“书读得多了,在情感方面便会是一个充沛的人,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寻找到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在中山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党史主题阅读活动上,职工书屋代言人、广东省劳动模范王长在寄语广大职工群众,“阅读要不断攻坚克难,不断挑战自己的理解力。多看超越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看突破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只要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近年来,中山市总工会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进一步优化市、镇街(园区)、企业三级阵地体系;并依托以工人文化宫、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职工书屋等为主体的职工文化阵地,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打造网上网下互融互促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实现了职工宣传教育线上线下同步、工会工作网上网下联动,形成了思政教育有阵地、有活动、有效果的多维立体的良好局面。2020年以来,中山市总工会新媒体平台推送信息7690篇,阅读量超1183万人次,被“学习强国”采用信息88篇,被各主流媒体采用信息717篇。依托工会组织架构,层层建立微信、QQ工作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稳固的网宣队伍,发出响亮的“工会声音”。
此外,中山市总非常注重发挥红色工运资源宣传教育功能,引导各级工会把杨殷故居等红色工运遗址以及“中山市劳模工匠风采展”和“中山工人运动与工会历史展”等作为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开展教育活动的现场教学点。目前,火炬开发区职工服务中心和杨殷故居成为第一批中山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示范基地、中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区园区为第一批示范园区、武藏精密汽车零部件(中山)有限公司为第一批示范点。
基层点课 工会搭桥
把理论宣讲送进职工心里去
“我相信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你就是大家心中的好员工。”2021年度中山“身边好员工”、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质量控制部电器室主任李明亮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的人很多,非常感谢工会给予我机会,我将在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负期望。”为做到典型引领,优化多层级阵地体系,中山市总工会充分依托工会宣传教育资源,建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成立中山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邀请一批专家学者、工会干部、劳模先进、宣讲达人加入讲师团,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榜样示范作用进行宣讲。
中山市总工会开发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优质课程,通过基层点课、工会搭桥的全新形式把理论宣讲送到企业、送进职工心里。同时,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工作以及开展“寻找身边好员工”评选活动为契机,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进行扩容,将新当选的劳模工匠、身边好员工等纳入讲师团。2021年,共开展宣讲活动389场,覆盖职工44.7万人次。
中山市总工会还鼓励各镇街总工会争取党委政府和省总工会的支持新建工人文化宫,推动职工书屋创新升级。目前,已建成市级“职工书屋”481家,省级“职工书屋”15家,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48家,并在全国、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工匠书房,为中山高端制造业人才提供定制化文献信息服务。
“今年,我们公司的职工书屋购置了很多不同种类的书,我们职工的阅读积极性也因此更高了。”作为职工书屋代言人,米雪梅表示,阅读在她的工作、生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日常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很多职工说没有时间读书。但其实我们可以把那些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运用手机、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阅读、学习,不断进步,只有多读书才可以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米雪梅积极引导职工爱上阅读,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美好。
心系职工 多方协力
开拓教育、文体、服务新阵地
中山市总工会依托以工人文化宫、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职工书屋等为主体的职工文化阵地,着力建设五一工人艺术团、职工合唱团等职工文化团体,搭建多层次、多类别的职工风采展示平台,形成“工会搭台、职工唱戏”的职工文化服务新格局。
为推动职工文化阵地提档升级,中山市总工会以镇、街道工人文化宫建设为辐射网点,牵头集合工青妇三家力量,向市政府建议整体规划建设新工人文化宫、退休职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整体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盘考虑,力争将新工人文化宫和退休职工活动中心打造成为职工教育培训、文体活动、服务保障的新阵地。
“2018年秋,我有幸成为工会职工教育培训项目优惠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让我圆了大学梦。”45岁的张晓莉激动地说道。张晓莉是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技术部产品开发的一员,也在公司兼职体系内审员、内训师。平时工作已经很忙的张晓莉协调好工作、平衡好家庭和学业,在工作之余坚持参加线下面授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上课程学习,按时保质完成各科作业,陆续完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
“我把所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运用到本职工作产品研发中,与团队协同合作,根据公司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致力于降低研发成本,创研环保新品,同时在人才培训、留用、绩效考评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优化和创新意见,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张晓莉坦言,报读工会优秀职工高等学历提升班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中山市总工会还打造了以“中山工人运动和工会历史展”VR展厅、“中山市劳模工匠风采展”VR展厅等为主体的职工思想教育“云”基地。搭建全国首个“学习强国”工会系统架构大力推广“学习强国”,开通工会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千篇精品线上课程。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做好网上引导服务工作,打通联系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