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燃冰成炬:工匠精神的卓越体现

2025-10-15 来源:南方工报评论员 詹船海
分享: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火种来源于我国南海北部海域1522米深处采集引燃的可燃冰。9月18日进行的“源火”采集是火种采集仪式的前序环节。

  深海逐梦,燃冰成炬,是工匠精神的卓越体现。“追求卓越”本身就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如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它是21世纪理想的替代能源。可燃冰开采面临深海浅部地层松软未固结、井口井壁不易固定、造斜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其开采难度常被比喻为“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两轮试采取得圆满成功,技术领跑全球。

  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的叶建良曾任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领导,被誉为“实现可燃冰开采‘中国梦’的领军人”,并于2018年被中国能源化工地质工会评选为“能源化学地质篇(第三季)‘大国工匠’”。

  此次“源火”采集的“功臣重器”——“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是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自主研发的首套4500米级遥控水下机器人,配备高精度主从式多功能机械手,4K摄像系统及多种传感器,在本次任务中集成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引燃装置”。自2024年7月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成立科研攻关团队,联合多所高校,研发了基于“海马号”的“源火”采集装置,并通过一系列试验,最终使圣火从海底跃出的“科幻创意”变为“科技现实”。

  为此次深海采火提供强大动力的“大国重器”还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它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于2024年11月17日在广州由黄埔文冲船厂建成入列。“梦想号”拥有全球首台兼具油气钻探和岩芯钻取功能的液压举升钻机,具备全球领先的1.1万米深海钻探能力。此外,“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作为“梦想号”的配套保障船,是一艘全球先进的多功能科考船,配备高精度动力定位系统和综合科考设备。

  历届全运会及奥运会的火种采集仪式,都是对主办地美学与科技生产力的检验,换句话说,也是对科研工作者、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工匠精神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弘扬和宣示工匠精神的绝佳机会。此次全运会火种采集之“燃冰成炬”,在可燃冰本已极高的开采难度上再加难度,可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过程之艰韧,犹如燧人氏“钻木取火”;其任务目标之挑战性,正如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燧人氏代表“执着专注”、埋头苦干的劳动工匠;普罗米修斯则象征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劳动英雄。正是这二者融合,成就了“燃冰成炬”的现代神话。神话中,是一个个大国工匠、南粤工匠的集体智慧和报国情怀在闪光发热。“燃冰成炬”必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乃至后世关于工匠精神的新故事、新典故、新“源动力”。

  “水火既济”,火种已抵达粤港澳三地,圣火将在三地热烈传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运动奋进之火,也是大湾区人民家国一体的希望之光,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言书。但同时,我们还必须从目的地再出发,继续新一轮攻坚克难的劳动竞赛,圆我们更高水平的“飞龙在天”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