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为职工挽回超1亿元经济损失、四季服务惠及10万余人次、建成爱心驿站30个……近日,广州市南沙区召开民生高质量发展大会,南沙区总工会以“政治建设、权益保障、多维服务”三线并联的创新机制,交出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用行动诠释“职工有所呼,工会有所应”的承诺。
确保职工维权“无死角”
午休时段的南沙区总工会法律服务站,职工咨询的身影络绎不绝。针对职工维权成本高、程序杂的痛点,工会构建“1+10”区镇街联动网络,即南沙区总工会设立法律服务站统筹协调,10个镇街均设法律援助服务点,职工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援助点,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法律指导。100余名工会干部、专业律师构成的骨干队伍,聚焦裁前、诉前调解关键环节,提供全流程支持。
此外,南沙区总工会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将法律援助覆盖至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执行、重审、再审全环节,确保职工维权“无死角”。2022年至今,南沙区总工会已累计为超2200名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成功挽回经济损失超1亿元;通过仲裁联调化解纠纷5000余件,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在工业园区,普法海报和案例宣讲让职工从“被动维权”转向“主动用法”,劳动合同签订咨询量同比增长40%。
从权益兜底到幸福升级
南沙区总工会以“政治建设、权益保障、多维服务”三线并联,让“工会温度”渗透到职工需求的每个角落。思政课堂上,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攻关火热开展,400场思政课送进企业车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带领青年职工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权益保障上,区总工会构建三级“1+10+N”调解网络覆盖全区,新建工会近500家,“工会+人社+检察院”机制对欠薪、工伤等实行全流程监管;服务供给上,暑期托管班解决职工子女看护难题,20家“爱心妈妈小屋”提供私密哺乳空间,金秋助学累计帮扶困难职工子女超千名。针对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工会还开展权益保障周活动,提供职业伤害保险咨询和站点法律指导。
南沙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数字赋能维权服务,探索湾区职工权益协同机制,让“工会温度”持续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