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读点亮人生】新时代地标建设者陆建新:阅读与奋斗密不可分

2020-11-09 来源:广东省总工会、南方+
分享:

  “我的演讲稿短短5、6分钟,主要力求要讲得真实、感人。”新时代地标建设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的两位基层深圳代表之一。再回忆起这个“高光”时刻,他显得淡定从容云淡风轻。

  当谈到但讲到过往建造摩天大楼的艰辛故事,他却又变得滔滔不绝。“改革开放早期我们干得很艰难,是在摸索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平常用心努力学习很重要。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是自己专业内的书籍,书籍是知识的沉淀,的流传性比较广,也比较容易接触到,多看肯定有好处!”陆建新说。

  知识更新快 要不断学习

  1982年,18岁的陆建新挤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第一次来到深圳,进入了中建工作,并踏进了当时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大厦——深圳国贸大厦的工地。后来在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后来在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我们从事的是钢结构施工业务,但早在学生时代和1984年当时,在我上学时,还根本没有钢结构这门学科,缺乏,更谈不上基础的理论的学习。出来工作后,一开始就没有钢结构这个行业。”陆建新说,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也还没有相关的施工经验可借鉴,大家都是在摸索中成长。白天,陆建新在施工现场奔波,晚上,在宿舍研读技术书籍,与工友们伏案探讨。

  在陆建新看来,“阅读”与“奋斗”紧密相依、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他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阅读,为我的奋斗提供了基础保障。多年来,工作很忙,但他一直保持着抽时间读书充电的习惯。《施工技术》和《钢结构》这两本行业权威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并先后以第一作者的名义在这两本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从别人身上学知识的同时也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学习、思考、总结,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一点一滴的专业积累,支撑着我在岗位上不断创新突破、‘冲上’云端,见证了深圳速度从‘三天一层楼’到‘两天半一层楼’的跃升,也见证了“中国高度”的不断攀升。”陆建新说。

  直到现在,陆建新仍保持着阅读与学习的习惯。他感叹道:“一方面,知识的更新实在是太快了;另一方面,除了书籍,每天花在手机上的阅读时间也不少。”陆建新说,以前自己更多的是在建造高楼大厦,只需关心从基础面至大楼到顶的一个过程;现在随着人民群众需求的增加,公司业务也更多的朝会展中心、体育馆、学校、医院、城市绿道等民生工程转型,要关心地下挖土、打桩、挖坑时的安全性等许多问题。“这些都讲究技术,都需要我去学习新的知识。”他说。

  留下文字总结 供后人阅读

  建筑,最终还是要落到在工地的实践中。“施工过程中,每一幢大楼会出现不一样的问题,都要一一去解决。”问题解决了,还要记录下来。陆建新说,自己当项目经理的时候,每天都会记录点东西,因为一个项目往往都要持续两三年时间,如果不记录下来,时间长了,很多事情就会忘记。

  项目完成了以后,后续的总结和提炼也很重要,既是自身经验的积累,也是传承。“干完了一个工程,就拍拍屁股走人,这肯定不太完美,还有总结、报奖。”在陆建新看来,自己先看前人写下的书籍,借鉴了经验;而后自己通过实践获得了一些本领,再把它总结提炼,成为书面知识进行发表,供后人来阅读。“我希望留给后人的东西,除了立在那里的一幢幢建筑,还有一册册论文、书籍。”

  从1982年参建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大楼——160米高的深圳国贸大厦,当时亚洲第一高楼——383.95米的深圳地王大厦,441.8米的深圳京基100,到如今的华南第一高楼——60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深圳四个不同时期的地标,以及全球第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陆建新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这份参与深圳“成长”的每个时期的独特经历,离不开陆建新在一线的坚持与付出。“一般人最多建造一幢或两幢大厦,就不再做第三幢了,因为有更好的发展平台。”而促使陆建新一直坚持在一线的契机,可以从10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在中建的内部杂志《钢构人》中,陆建新曾写下一篇题为《我与深圳地标建筑有缘》的文章,提到10年前他站在京基100的75层326米高位置,向东看到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三点连成一线,感慨三个不同时代的深圳地标性建筑一个超越一个,自己都参与了建造。“我在结尾写道,听说深圳还要建一个更高的楼,也就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我也想去把它建成,那样我可以对后人说,深圳的所有地标建筑我都干过。就这样,一干38年。”陆建新一边回忆,一边翻找着手机拍下的这篇文章,展示给记者,并说道:“现在回头看,这是有书为证的。”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