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领先展示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主营展示道具批量定制、连锁店装标准化交付,现有职工800人,年销售收入6亿元。公司获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8年度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019、2020年连续两年入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是国内综合实力领先的终端展陈行业龙头,高速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力出一孔、共赢发展的努力。
公司董事长魏来金任第十二届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市工商联第十五届执委会副会长、中山市江西商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对外带领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已累计捐款逾千万元;对内非常重视和谐劳动关系及企业文化建设。公司依次获得中山市文明单位、中山市修身学堂示范点、中山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广东省十大书香企业等荣誉,并连续两届获得中山市社会责任传媒大奖。
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未受到劳动关系相关处罚,也从未发生过一起劳动仲裁,在劳资沟通协商工作方面思路较为开放,不止限于工资集体协商,而是覆盖到能提升员工稳定性、积极性、满意度的各个方面,成效明显,以下为主要经验汇报。
一、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及时沟通预防冲突升级
(一)强化基层工会建设,完善制度保障
公司工会自2013年成立后,不断向成为优秀的服务型工会努力,2014年获省总工会颁发“模范职工之家”,2015年获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在协调和谐的劳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员工福利金年度支出计划、困难员工扶助、规章制度的民主程序方面均扛起大旗。公司工会专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及民主管理程序均运转顺畅,委员会主任由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持证者(公司中层管理者)担任,副主任由劳动争议协调员持证HR担任,及时有效地内部调解小矛盾,预防了仲裁案件的发生。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查有所据,在劳动合同、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保险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做到了制度完善,执行到位,台账记录清晰可查。同时对员工申诉渠道也作出清晰规定,原则上需逐级反馈,但涉及直接上司的投诉可越级反馈,反馈受理后必须对员工回应,并开通总经理信箱倾听员工心声,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就员工集中反馈的意见作出回应,共同讨论寻求解决方案。
(二)劳动争议内部调解案例
公司因业务规划,曾在2018年从江浙沪引入一个几十人的优秀技工团队,成立精品专区事业部。后因管理者经营理念及文化融合问题经营业绩不善,在2019年时公司决定解散该事业部。因该团队成员均为熟人连带介绍,小团体氛围极强,情绪也较为激动,一些经营收支的划分问题双方也存在争议,团队多名成员称要去劳动局咨询。
在离职补偿方案谈判过程中,公司非常重视,担心引起群体性事件甚至仲裁。公司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也因此介入,在对该团队内部成员间的关系网络、员工态度意见做了摸查之后,先召开集体座谈会,提出公司的补偿方案一,争取到了态度相对温和友好的员工,会后过半人员均表示可接受方案一,愿意快速处理后返回江浙沪家乡,公司也马上履行程序办结;对于不愿接受解除劳动关系者,又做出区分,其中2/3接受了调岗至公司打样车间技工,维持原有待遇;对剩下有明显连带亲属关系的态度较强硬者(多为该团队管理者),再次提供补偿方案二和三,最终在仲裁之前成功化解,顺利解散。
二、工资方案集体协商,职级薪级评定公平透明
(一)工资方案平等协商,定薪调薪“不拍脑袋”
公司就员工工资方案采用集体协商制度,对工资标准、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年度平均工资水平、调整幅度和调整办法、试用期或病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等内容进行约定,曾获中山市总工会颁发的“集体协商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涉及部门或某岗位“普调”的均需设立专项,严格按照公司集体协商程序讨论,如木工、焊工等技工薪酬随行就市的普调方案等。
此外,2018年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了第一版职级薪级一览表,经由公司薪酬委员会,委员会由各部门管理者及员工代表构成,通过集体决策评定,此后每半年更新一次,所有员工对应级别清晰可查,晋升通道一目了然,所在职级薪级对应有调薪档差,工资上涨原则上需在档差内调整,保证了调薪的相对公平,大大降低了员工对调薪对比的负面意见以及管理者的沟通成本。
(二)积极提升员工技能,回归双赢根本
薪资提升根本源于员工技能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为配套上述职级评定,公司也建立了完整的职工培训体系,通过内训师团队打造、职工在职学历提升计划、连续九年开展的一线员工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职工在职完成自我提升。2019年,在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火炬开发区分局的指导下,公司与中山市技师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企业技能人才服务站”,推进技能人才建设,目前已成功开展两届焊工高级工认定启动,共通过认定48人。同时积极探索“师带徒”制度 ,对通过内部培养考核认定的师傅及徒弟,均有资金奖励。
三、兼顾公平与效率,多样化分配制度激励员工
(一)创新激励制度,激发员工活力
公司除工资制度外,还采取多种其他激励方式作为补充,如对骨干员工分别于成立庆典、搬迁庆典之际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对工作绩效卓越的员工实施即时激励制度,每两周一次评定早会颁发;对研发技术人员实施知识产权奖励制度,凡提报专利构想,获授权后均有奖金;针对积极对公司献言献策的员工,按贡献价值实施改善提案奖励制度等。以上激励方案虽然并非企业法定义务,但在制定时,本着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本心,均经过了集体协商的意见调研,让企业“花钱有效果”。
(二)提升综合福利,文化暖人心
公司“隐形薪酬”的形式灵活,润物细无声,重视与员工的情感账户的建立。如从南区老厂搬迁至开发区新工业园时,因许多员工定居南区、西区,为解决员工通勤问题,公司采取了班车接送、组织员工之间就近拼车、油费补贴等方式,核心老员工也因此愿意同公司一起搬迁,期间未发生一起劳资纠纷。
公司内部还设有员工兴趣社团,由员工自发组织,20人以上即可成团,乐跑、健身、舞蹈、球类等竞相开展,公司对社团予以年度2000-5000元的经费补助,并设置评优奖金,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
四、疫情期间与员工共渡难关,零裁员零纠纷
2020年疫情期间,公司坚持与员工携手共克时艰,零裁员并且未出现一起员工与公司的纠纷,全体员工平安复工,一个都没有少,员工对企业的信赖也更胜从前,这与公司快速采取了停工抗疫期间工资的应对措施密不可分。
(一)快速响应的沟通渠道
武汉封城之前公司已开始春节假期,员工均已返回老家。疫情防控期间,网络上各种声音漫天飞起,裁员降薪新闻屡见不鲜。为有效跟员工传达“官方讯息”,公司果断组建全员微信大群,开通付费群助手功能,自动推送关于复工时间、工资待遇解释、防疫要求培训等内容,并安排工作人员全天答疑,让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更真诚透明,杜绝猜忌。公司还借助官微发送带董事长手签的“致领先家人的一封信”、复工防疫培训、在线学习资源等推文,向员工传播正能量。
(二)关键问题不躲闪不回避,就工资待遇集体协商
因配合防控要求停工期间,公司通过优先冲抵年假、调休等方式保证员工按正常工资标准带薪休假;在满足复工条件复工后,即使在第一季度订单不饱和的情况下也依然照顾到员工利益,只要员工返厂,即按照原有工资水平发放。
但对于冲抵带薪假期后仍因疫情全员待工在家的天数部分,当时各上级部门给出的方案也“一波几折”,对于给付标准存在多种声音和争议,公司也积极咨询了相关专家的建议,在指导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主动发起停工待复产阶段(约两周)的工资方案集体协商流程,首先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出方案倡议书,经由工会委员会商讨完善,再由各部门管理者听取员工意见,争取理解,最终全员自愿签字通过方案,发放停工阶段的中山市最低工资标准,无一员工提出异议,董事长也在早会公开向全体员工致谢。
(三)走心表达对滞留湖北员工的特殊关怀
疫情期间公司滞留湖北员工43名,为使这部分员工安心并配合防疫工作,公司专门组建微信小群,就他们关心的复工等问题及时答疑,董事长在春节期间通过亲笔信肯定他们对防疫的配合与顾全大局,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吃下定心丸,明确表明公司会等待他们平安归来。企划部也专门制作视频“喊话”表达对滞留同事的关怀。4月,返鄂同事陆续归来,公司在大门口悬挂欢迎横幅,并为他们组织了欢迎仪式,董事长一一拥抱每位返鄂同事,并献上鲜花和手写贺卡,一些同事泪光闪烁,纷纷表示会珍惜岗位更加努力地达成公司目标。
以上经验是公司及工会集体协商工作的概括和缩影,待员工以诚以爱,并以制度与文化加持,和谐劳动关系也就成为必然的善果,借此交流共勉。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