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全面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2022-01-21 来源:广东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分享: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深圳是用工大市,产业工人750万、占常住人口的42.7%,是深圳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及省委的部署,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为契机,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深入实施“三大行动”,把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为深圳“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提高站位抓改革,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市委高度重视,王伟中书记亲自抓、亲自管,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等专题研究,部署5个方面18项重点改革举措。市、区两级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调度、动态监测、重点督办工作机制,先后开展2轮专题大摸底调研,深入上万家企业走访,实时跟踪推动改革任务落地。同时,出台产业工人建设改革方案,组织、人力资源保障等部门配套制定31项文件,形成“1+31”政策体系,特别是出台“鹏城英才计划”,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今年4月以来,落实国家的部署要求,在盐田、南山、龙岗、龙华等区迅速开展“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试点项目,着力为全国全省探索经验。

  二、服务大局抓改革,实施产业工人建功立业行动

  一方面,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开展“永远跟党走”等活动,组织学“四史”、工运史等培训,打造“强工铸魂”“强工计划”等项目,凝聚广大产业工人投身“双区”建设;2020年新发展产业工人党员4148人,同比增长3倍。另一方面,突出引才育才紧盯重点产业、重点技术引进和培养“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全市新增省级以上技术能手152名;累计认定技能类高层次人才166名,评选“鹏城工匠”38名、“技能菁英”133名;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27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6名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

  三、聚焦教育培训抓改革,实施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

  我们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市场化。发挥深圳市场优势,以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在全国首创“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建设模式,建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19个。同时,为比亚迪等企业按需定制课程教育,支持大族激光等企业独立举办或联合举办职业院校。我们努力推进技能培训多元化。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劳模工作室等开展培训,建立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659个;完善“从无业到有业、从学徒到技师”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2021年以来围绕“广东技工”等项目开展补贴性培训154.3万人次,发放补贴21亿元。我们努力推进评价体系指标化。开展职业资格评价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定27项市级考核目录,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打造“宝安工匠”品牌,构建可量化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工匠认定指标体系,获评省工会工作创新一等奖。

  四、强化维权服务抓改革,实施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提效行动

  我们着力提高产业工人地位。逐年提高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比例,全市有1名农民工是全国人大代表,1名环卫工人是省人大代表;2021年市、区换届中“两代表一委员”比例均有增长;评优评先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探索推行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我们着力保障产业工人待遇定期制订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近3年向132万户次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0亿元;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3.2万件。我们着力做好产业工人帮扶。打造以常规帮扶为主体、基金会和互助会为重要补充的“一体两翼”职工帮扶体系,惠及20多万困难产业工人。开展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基本实现产业工人参保动态全覆盖。

  接下来,深圳将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和王伟中书记的讲话要求,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产业工人建设改革,力争为全国全省创造更多深圳做法和深圳经验。

  (作者系深圳市委副书记、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艾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