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行天下看广东

2022-03-30 来源:《南方》杂志 记者:石静莹 通讯员:粤仁宣
分享:

  技行天下

  没有高技能人才,就没有“大国工匠”,更撑不起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开展 “广东技工”工程,全省各地按下技能人才培养快进键,培育一大批技能精湛的“南粤工匠”,打造出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富于创新的技能人才队伍。

  为实现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广东技工”工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技能人才发展大格局。技工教育的“广东模式”,被人社部誉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广东技工”工程犹如一辆马车,拉起了广东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拉起了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局面,更拉起了广东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步伐。

  没有高技能人才,就没有“大国工匠”。“广东技工”工程,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全省技能人才133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4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比重达33.45%—从这一组数字中,可以看出广东省技能人才的结构转变。高级技能人才的占比大,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支撑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

  2019年12月,《“广东技工”工程实施方案》出台以来,全省各地按下技能人才培养快进键,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体系,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出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富于创新的技能人才队伍。

  完善机制,补齐短板

  没有高技能人才,就没有“大国工匠”,就支撑不起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广东省人社厅开展 “广东技工”工程,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培育一大批技能精湛的“南粤工匠”,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43、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共获得“8金2银4铜”的优异成绩,为国争了光,被誉为世赛金牌学院、广东技工教育的窗口和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成果,是《“广东技工”工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之下,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重要缩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广东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组织领导,我省成立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形成党政领导、人社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和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明确领导小组议事流程、内容、规范以及成员单位职责。此举完善了工作机制。

  为健全政策体系,广东省人社厅先后出台“广东技工”工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三项工程”保就业促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一揽子政策体系。

  此前,广东省技工教育存在区域间不平衡的短板。为区域协调发展,广东全面优化了技工院校结构布局,全面开展厅属技工院校机构整合。

  据省人社厅数据统计,目前广东省已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15所厅直属技工院校整合为9所,在校生人数超过9万,并全部实行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资源投入和财政支持力度,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市均建有1所以上高级技工学校,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技工院校补短板;支持珠三角地区创建高水平技师学院;对标国际一流,投入3亿元建设了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

  目前,全省技工院校146所,在校生60.87万人,每年输送毕业生15万人,就业率98%,毕业生人数约占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总数的1/6。

  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校和普通技校为基础,公办与民办互补,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技工教育的“广东模式”,被人社部誉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创新机制,激励有为

  如何打造高质量技能大军?“广东技工”工程给出了答案。

  广东通过重点实施好七大行动,聚力实现“广东技工”工程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广东工作新品牌,让“广东技工”工程引领新时代职业发展新时尚。

  随着工程不断推进,“广东技工”工程犹如一辆马车,拉起了广东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拉起了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局面,更拉起了广东向着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

  这样的进步,离不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

  为加快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广东省人社厅成立了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建设的工作专班,确定了16个专业委员会,共433名专家参与开发工作。

  截至2021年2月底,广东全省已有84家企业、47家技工院校和35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通过备案评审,36512人次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获证人数为23156人次。

  打通人才的上升通道,健全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体系,是技工工作的压舱石。

  广东省畅通了技工的发展渠道,推动建立多层次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体系,推进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并在机电、轻工、食品、电力等专业领域开展试点。

  “广东技工”工程还将推动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任用晋升、凭业绩贡献确定薪酬待遇的激励制度。取得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时分别与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广东技工”工程的总目标是,到2022年,“广东技工”数量基本充足,结构趋于合理,年龄梯队相对完善、技艺素养整体提升。

  届时,广东技工的规模更加宏大、结构更加优良、年龄梯队更加完善、技术技能更加精湛,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居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40%以上。

  2025年,广东平均每4个劳动者中就有1个技能人才,每10个劳动者中就有1个高技能人才。

  截至今年2月,全省已有531名高技能人才取得工程技术职称。

  市场导向,产教融合

  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工程促就业功能。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是广东技工院校开展教学的首要法则,也是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思路。

  紧扣“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的目标,“广东技工”工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技能人才发展大格局。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全省正在推动产业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重点建设一批省产教融合联盟、产教融合示范技工院校和高水平技工教育实训基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广东技工”大军,有力支撑制造强省建设。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精准对接培养,这是保持技工高就业率的“法宝”之一。

  目前,广东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正在继续深化。85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700多家大型企业与技工院校深入对接,全省技工院校73%专业与企业或者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行业)合作。

  例如,以美团、滴滴和京东等企业为试点,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制订培训方案,自主对通过平台提供服务获取劳动报酬的灵活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

  “我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推进技工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加快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专业集群,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一批高水平技师学院,推进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广东技工”队伍。

  下一步的目标,将是真正实现“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