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天明:地铁“大脑”的守护神

2023-04-28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王艳
分享:

  20多年前,一个100多块钱的万用表,可不是想买就买那么简单,李天明却把父亲咬着牙买回来的这个“奢侈品”给拆了,说要“搞研究”。20多年后,当初的捣蛋鬼已经成才,带着对电子技术的热爱和爱钻研的劲头,李天明加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从学徒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深耕城市轨道交通电子维修领域,“读懂”地铁“大脑”——电子部件,为广州地铁自主研发、国产化技术改造事业添砖加瓦。

  从零基础到自主维修的开拓者

  2000年,李天明从广州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来到广州地铁,先后在定修、轮值、大修等班组工作。地铁维修工作需要三班倒。刚入职的李天明不适应这种黑白颠倒的状态,白天总睡不着觉,晚上又容易犯困。于是,他琢磨出一个好方法来“驱困”——拿着电路图请班长出模拟故障,他来排除。如此一来,他的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地铁列车上的电子板,由于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故障后外部专业人员都不能确保一定能修复。李天明所学专业是无线电技术,对地铁列车电子板的维修并没有多少经验。面对挑战,他一头扎进书堆里,学基础,补短板。两年后,李天明成了检修小组长。因为业务熟练,他带领的团队工作效率高,原本需要15分钟才能完成的列车日检,他们只用10分钟就高质量完成。

  “最难的时候,是2005年5月,公司新成立电子班,我担任工班长,全面负责地铁列车电子类部件维修。”李天明对记者回忆道,当时,广州地铁1号线采用进口交流传动车辆,车辆电子部件技术含量高,电路复杂,所有故障部件都要返厂维修,费用非常高昂且周期长。“新成立的电子班任务就是自主解决广州地铁车辆电子板件及模块的维修工作。团队只有3个人,也没有可借鉴经验,都是‘小白’,但我不能退缩。”

  面对枯燥繁杂的电路板,李天明使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手绘电路图。他把电子板的一条条脉络都手绘出来,把各种电子元件用不同颜色的图形标注,在相应位置附上功能和作用,用小纸条将电路里各种元器件的名称抄下来,再与实物逐一对照,加深理解。周末,他到电子市场上淘零件,做测试。终于,在班组成立一个月后,他成功修复了第一块辅助系统控制板,迈出广州地铁车辆电子板件自主维修的第一步,成为广州地铁车辆电子板件自主维修的开拓者。

  敢闯敢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广州地铁自主研发、国产化技术改造的征程上,电子部件维修是重要的一环。广州地铁早期开通线路的列车部分采用进口设备和技术,部件维修受关键部件停产、厂家技术保护、维修资料缺失等不利条件的制约,而电子部件是列车各设备的“大脑”,集成度高,单价高,维修难度很大。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就要敢闯敢冲,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不会说话的电子部件,李天明需要“读懂”它们,原厂家无法提供相关资料,他就自己在各类书籍、网页中搜寻;不了解原理,就一遍一遍测验尝试。

  广州地铁部分线路列车是直线电机车辆,其使用的牵引逆变模块是进口的,原厂不提供关键元器件和技术,发生故障时只能采取整体更换的方式,成本非常高。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李天明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自主研发牵引逆变器的国产化替代方案,经过严格验证,在技术参数一致的基础上,采用在市场上可购得的零部件,实现自主维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该模块已完成深度维修400余台,技改国产化100余台,及时响应了列车维护需求,保障了列车安全运营。

  3号线是广州地铁运载量最大的一条线路,运营年限长,设备维护需求突出,列车充电机备件供应紧张。面对原厂技术保护,在没有技术资料、没有测试手段、拆装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李天明带领得力干将陈坤分析模块电路原理,加班加点测量电气参数,提出创新性的测试方式,自主搭建测试工装,仅用两个月完成首台充电机自主维修,确保架修车按时投运,满足正线维修需求。

  李天明碰到的另一个难题,是对辅助系统中的主控板件进行维修。该板卡采购单价高,送厂维修等候时间长,列车的正常运营屡屡被“卡脖子”,于是李天明团队决定开展自主维修攻关。该板卡薄薄的电路板中有8层电路走线,在A3纸大小的电路板上布局约3000个电子元器件。因为4层以上的板卡线路走向是肉眼看不到的,李天明带领团队借助专用设备逐个点、逐个单元去记录。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搭建简单测试环境,团队在约3000个元器件中找出故障点,成功修复了积压件。目前,广州地铁电子维修团队已经形成针对这一主控板件特有的故障剖析法,并凭借多年的维修经验,开始为国内其他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带出“一门八技师”的人才团队

  “我的成长离不开广州地铁良好的师徒带教培训制度。我希望自己能延续这一优良传统,培养更多技术人才,服务地铁运营,传承工匠精神。”2014年,广州地铁成立以李天明名字命名的“李天明创新工作室”,全力攻关地铁列车电子类部件维修技术难题。

  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李天明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让整支队伍一起提速。他牵头制定了近200份行业维护工艺标准,并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电子维修及测试平台开发模式,持续打造广州地铁电子维修系统化维修工艺和规模化自修能力。在他的带动下,电子维修团队形成乐于学技术、比技能的良好风气,他带教的徒弟中走出了1名高级技师、6名技师,形成了“一门八技师”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李天明的徒弟中,技师陈坤、辛磊可算是佼佼者。自从2008年8月加入广州地铁,李天明一直对陈坤言传身教,从业务上和思想上把这个徒弟“带进门”。

  “让我受益最深的是A1型列车电路图培训。”陈坤回忆,当时他刚接触一本接近300页的列车电路图,感觉无处入手,不知道怎样去看那些节点之间的关联。就在困难之际,李天明组织安排了电路图学习培训,每个星期都挤出半天时间为新员工指点迷津,使他们较快地掌握了车辆的电气部分的组成,对排查故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天明的言传身教下,陈坤开始自主开拓创新。广州地铁早期的4号线列车由于缺少紧急制动距离测试功能,当列车进行年检以上作业时无法测试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针对该生产难题,陈坤参与制作了“地铁列车制动距离测试装置”。该装置有效解决了列车制动测试难题,并可运用于国内各种地铁车辆进行制动距离参数测试。

  2011年,辛磊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广州地铁从事车辆电子板卡维修。入职13年,他不仅是一个故障排除者,还在为列车“治病”的过程中摸索出更高效的维修方法。他牵头开展的全线网列车牵引逆变模块维修,针对列车牵引逆变器故障率高的问题,提出改善散热、筛查核心器件静态参数,有效延长了牵引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我比较幸运,一来广州地铁就跟了一位很厉害的师父——集团十佳员工陈细弟,我的‘师祖’是全国‘最美青工’李天明。正是李天明、陈细弟等师傅,真正带我入了行,教了我很多电子原理,仪器仪表使用、故障排查技巧。”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辛磊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