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全国幸福通勤比重全线下降 超7成城市极端通勤增加

2022-08-04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

  原标题:《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近日发布

  《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近日发布。报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百度地图联合发布,选取44个中国主要城市,汇聚9000万人的职住通勤数据,从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三个方面的9项指标,呈现中国城市职住空间与通勤特征的变化。重点对42个城市进行了年度追踪对比,并探讨疫情、城市建设等因素对通勤状态及公共交通服务的影响。其中,“单程平均通勤时耗”“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作为衡量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被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本年度特别增加青年通勤、青年职住、住房保障3项新指标,挖掘青年人群的通勤特征、职住选择以及对住房保障的需求,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素材与思考。

  报告表明,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人口比重总体平均水平51%,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多数城市幸福通勤比重下降。

  报告认为,幸福通勤比重全线下降,100-300万规模城市需要关注。42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41个城市的5公里通勤比重同比下降,只有佛山同比持平。人口规模100-300万城市降幅显著,兰州、宁波、呼和浩特、银川、贵阳、南昌、南宁等7个城市幸福通勤比重降低3个百分点以上。

  报告表明,超过7成城市极端通勤增加,北京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44个城市中超过1400万人承受极端通勤, 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13%,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7成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增加。北京极端比重30%,是全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只有深圳、南京、杭州、郑州、厦门5个城市极端通勤持续减少。

  报告认为,特大城市通勤距离增加、空间范围扩大,郑州年度增幅最显著。特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增长最显著,10个特大城市中沈阳、青岛、西安、南京、郑州、成都、重庆等7个城市同比增加超过0.5公里。郑州、南京和西安通勤空间半径扩展,同比增加超过1公里。郑州是通勤空间半径和平均通勤距离年度增幅最显著的城市。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