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春节假期刚过,南粤大地上开工复工忙。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描绘了新一年广东高质量发展蓝图。当晚8时13分,D4249次粤黔返岗专列在历时6小时45分的行驶后安全抵达广州南站,载着1200多名贵州籍务工人员顺利返回广东。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务工人员有序搭乘等待在高铁站外的接驳大巴,无缝衔接返回各自的企业,开始新一年的奋斗。
技能稳岗,培训提升促增收
“我18岁跟着姐姐来深圳,那时候出租屋都是铁皮的,现在都变成规范化公寓了。”今年43岁的胡家腾清晰记得2000年初到广东的场景。从玩具厂操作工起步,经历过工厂搬迁,最终在电子企业扎根,“现在公司给我提升做带班协调员,要负责十几个工人的排班安排。”
在粤务工25年,谈及目前每月的收入,胡家腾反复强调“稳定”二字,“这份收入对养家至关重要,我会继续踏实干下去,相信日子会越来越红火。”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位父亲满怀期待,“等孩子们考上大学,要是他们愿意来广东发展,我们全家都支持!”
与哥哥的奋斗历程相似,弟弟胡江涛的成长轨迹也印证了广东对技能人才的重视。2006年,他跟随哥哥的脚步来到广东务工,从普工做起,逐步向技术岗位转型。“2018年参加培训考取电工证,政府给了补贴,持证上岗后工资涨了2000多元!”提起技能提升,胡江涛满脸自豪和满足。如今,他在深圳某科技公司担任电工,月薪七八千元,公司还提供食宿补贴。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我正计划参加更多培训,争取向技术骨干方向发展。”
“我先后在纸箱厂、塑胶厂、五金厂工作过,现在深圳的一家马达厂上班。”马金武虽未完成初中学业,但通过不断的技能提升和经验积累,目前在马达厂担任小组长,管理着近20人,靠着这些年在广东打拼的积蓄,在家乡建起了三层小楼。“广东的就业和社会环境很好,收入也比老家高很多。我们在广东打工的同时也积极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相信只要有一技傍身,就能挣更多的钱。”
就业优先,人才引育出实招
当前,广东全省各级人社部门深入实施“南粤春暖”行动,除组织包车专列外,还在线上平台和线下公共场所广泛发布就业信息,密集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组织开展用工保障和就业帮扶等系列服务,统筹做好春节前后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就业工作,全力促进务工人员节后有序流动和企业顺利开工复产,保障全省就业形势稳定。
“南粤春暖”行动期间,全省将组织举办多形式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00多场,预计组织超10万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200万个左右。同时,从大年初五起,东莞、佛山等市已组织本地区重点用工企业,前往广西、贵州等协作地区开展“送岗上门”等专项活动,助力企业用工与劳动者求职“双向奔赴”。
2月6日至7日,广东人社部门还将组织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的40家企业赴贵州毕节、六盘水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招聘活动,帮助更多贵州籍劳动者,特别是脱贫劳动力转移到广东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