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国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于7月17日起全面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各级工会将组织劳模工匠组建技术服务队,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攻关、管理提升等,每年组织3万人次劳模工匠参与,服务2万家企业,帮助解决3万个技术问题、提升30万人次职工技能水平。
当日,全国总工会指导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9省(市)工会组织137位劳模工匠为100家中小企业提供助企服务。其中,广东省总工会共组织18名劳模工匠分赴广州、东莞、湛江三地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
广州
零距离“把脉”智能制造技术
7月17日,一场聚焦智能制造与精益制造前沿挑战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在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珞装备”)举行。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三级总工会联合推动下,8位国家级、省市级劳模工匠及技术专家深入明珞数字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全球总部一线,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交流,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痛点“问诊开方”。
作为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明珞装备是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核心力量。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项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智能化数据采集如何更高效?非标零部件加工瓶颈如何突破?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路在何方?制造全流程如何深度降本增效?针对这些“硬骨头”,由大国工匠张路明、天津市劳模陈剑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万鹏、羊城工匠谢珠林、柯理伟等资深技术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凭借深厚专业积淀与丰富实战经验,为明珞提供了创新的技术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活动中,明珞装备展示了创新体验中心及先进生产车间,重点呈现了核心业务、修磨器/NC系统、超高速输送技术、“魔幻岛”柔性装配单元等创新成果,彰显其在智能化与精益化融合方面的探索。
明珞装备表示,此次“劳模工匠助企行”对其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一是破解难题。劳模工匠们凭借深厚产业积淀与实战经验,为明珞的具体技术与管理挑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优化路径。二是激发创新。顶尖智慧的碰撞带来了突破常规的灵感和前瞻视角,为明珞的智能制造前沿探索注入新动能。三是搭建桥梁。活动成功建立了与国家级劳模工匠的深度沟通渠道,为未来持续获取高端智力支持、融入国家顶尖技术协作网络奠定基础。
“本次‘劳模工匠助企行’打开了‘顶级智库’大门,”明珞装备代表表示,“专家们的思维启迪与实践洞见,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东莞
为解硅晶圆切割难题“开方”
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气派科技”)是一家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提供封装技术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硅晶圆切割效率低、容易崩边,封装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空洞离层,以及漏焊线、错焊线等问题。7月17日下午,全国劳动模范李政等一行6人到该公司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上演了一场“头脑风暴”。
如何提高硅晶圆切割效率和良率?如何减少封装过程中的空洞和分层问题?如何减少漏焊线、错焊线问题?东莞市总工会组织这支广东精密制造劳模工匠服务队走进气派科技,通过实地考察企业生产线,随后座谈研讨,集众家之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据悉,收到企业的技术难题后,6位劳模工匠进行深度思考,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结合各自特长开出“药方”。
研讨会上,气派科技负责人介绍了企业有关情况,提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国劳动模范刘鹏、李政,广东省劳动模范何剑炜、冯涛,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晓锋、贾洪亮6名来自不同企业研发一线的资深技术专家,结合各自专长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深度交流探讨,为气派科技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新思路和意见。
“碳化硅、氮化镓等晶圆体硬度高,试试切割前预处理,通过添加特殊、不同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的配比,用液体处理晶片。”刘鹏自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半导体器件及材料研究工作,带领团队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氮化镓衬底材料和设备的技术空白。他通过视频连线参加研讨,针对企业技术难题提供新思路。
“这几个问题都是行业难点,我们之前遇到类似的难题,通过分层切割的方式得到解决,你们可以尝试下。”何剑炜是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深耕光学研究设计十多年,先后设计了百余款安防镜头。当天,他将自己的攻关经验带到气派科技。
湛江
为制药生产一线技术“输血”
7月17日,湛江市总工会组织由大国工匠、南粤工匠等工匠人才组成的劳模工匠代表队,走进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林生物”),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引领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专项服务活动。
此次活动以“劳模工匠促发展 生产现场解难题”为主题,通过“问诊式”调研、“沉浸式”指导、“订单式”培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培育对象陈可营深入车间,实地察看企业生产流程、技术装备等建设情况,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技术人员提出的问题,劳模工匠代表结合自身特长及专业经验,迅速展开“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指导,现场解答技术疑问,并就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多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随后,湛江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工匠与双林生物负责人、技术骨干进行座谈。座谈会上,企业相关负责人就在设备升级、人才培养等环节遇到的技术瓶颈和发展需求与劳模工匠代表进行深入探讨。
“此次活动开展得特别好,劳模工匠们跨行业的经验和思路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指导,更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将认真梳理吸收这些建议,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推动技术改进和管理提升,切实把活动成果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双林生物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为企业与劳模工匠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了双方的了解与合作。“未来,公司希望与湛江市总工会和劳模工匠们保持密切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湛江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旨在通过“技术输血”实现“产业造血”。下一步将依托“粤工惠·湛江号”平台持续搭建劳模工匠与企业的对接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让更多先进技术、创新理念走进企业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