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工会组织了!当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网上联系了社工,没想到社工第一时间就到医院看望我,帮助我申请工伤认定,很快就拿到30万元工伤赔偿款。”日前,惠州工伤职工李某“零跑腿”与单位处理工伤事宜,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成为“惠工”工伤关爱援助项目公众号的受益人之一。以他为原型的“惠州市总工会线上援助服务平台助力职工顺利获得工伤待遇”案例获评2022年“全国互联网+工会维权服务典型案例”。
工伤职工不再“病急乱投医”
“惠工”工伤关爱援助项目公众号,是惠州市总工会为工伤职工提供的线上便捷工伤服务平台。公众号菜单栏设置工伤政策、工伤流程指南,以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为工伤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每周发布工伤相关案例/知识,为工伤职工提供案例参照。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线上就可以了解工伤待遇、工伤处理流程、联系工作人员,通过一对一上门跟进服务,不再‘病急乱投医’。”李某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2021年7月,他在工作中不幸受伤。工伤期间,单位一直未告知他工伤处理流程及工伤待遇,只是让他安心治疗。住院时,他担心单位不积极处理、工伤处理流程长、不一定能获得赔偿,而出现失眠等症状。
“睡不着觉的时候,我就上网查找工伤相关的新闻,搜索时发现“惠工”工伤关爱援助项目公众号里,有工伤相关政策、处理流程,还有一个和我相似的案例。”李某通过公众号联系项目社工求助。社工到医院向他讲解工伤处理流程:用人单位需要在职工工伤后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由所属人社局进行受理,60个工作日内作出结论;工伤认定后,在职工自身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终确定工伤待遇。正常情况下,其单位应该在申请工伤认定的阶段。
随后,李某通过公众号添加项目社工微信,社工及时解答后续李某工伤相关问题,并鼓励李某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沟通。
平台案例丰富、服务范围广
“公众号平台提供案例借鉴,我自己就能算出工伤待遇赔偿金,不再吃‘不懂’的亏。”李某说,自己在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八级)出来后,根据“惠工”工伤关爱援助项目公众号发布的八级工伤待遇案例,计算出自己的工伤待遇,通过与单位友好协商,并附上对应的条例,成功拿到工伤赔偿款30万元。
“有了线上平台,工伤职工随时能了解工伤处理流程及自身工伤待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激化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惠州市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众号发布的案例丰富,服务范围广泛。广东省内工伤处理都以《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为依据,因此,广东工伤职工都可参照案例,了解自身待遇。如果在处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可通过线上联系工作人员,获得一对一跟进服务。该平台提高职工维权效率,也坚定职工依法理性维权的信心,推动工会进一步发挥“娘家人”作用,帮助工伤职工合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