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工会建立“三全”模式,守好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南大门”

2022-10-10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段松连 通讯员:张上雄
分享:

  近年来,中山市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工会基本职责,通过“全覆盖布局、全过程调解、全天候参与”的“三全”模式,不断完善“源头预防+矛盾化解+应急处置”工会维权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守好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南大门”。今年1-7月份,投入242.7万元,开展专题法治教育讲座73场次,拍摄专题视频5条,为职工1702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116.1万元。

  全覆盖布局,守好源头预防关

  多年来,中山市总工会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法律服务布局建设,在市一级建立工会法律服务中心、镇街一级建立法律服务站点、村(社区)和工业园区聘任工会法律顾问,实现23个镇街工会法律服务全覆盖,充分发挥工会法律服务机构在源头预防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超过100万元,为职工提供专业化、零距离、全覆盖的法律服务。同时,组织开展“职工法学堂”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全方位宣传新修订《工会法》,切实增强职工依法维权的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题宣传活动25场次,拍摄新修订《工会法》专题视频3条。通过专题法律讲座、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普法小视频等载体,对广大职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其中专题法律讲座内容包括生活常用法律知识、《工会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疫情期间法律问题等43个主题的法治宣传讲座。

  全过程调解,守好矛盾化解关

  中山工会发挥“工会+法院”“工会+仲裁”“工会+律师”等机制作用,不断完善覆盖劳资纠纷处置全过程的矛盾化解模式,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促进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一是建立多元化解劳资纠纷机制。投入了80万元,引入专业律师,聘请专职调解员,建立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并以此为统筹、指导平台,通过整合诉调对接工作室、三方联调中心等资源,完善覆盖劳资纠纷处置全过程的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机制。今年1-7月份,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共受理调解案件262宗案件,标的额1131.28万元。

  二是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服务。发挥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兜底作用,修订《中山市总工会法律服务实施办法》,完善法律援助服务条件,明确追讨劳动报酬或工伤赔偿、有证据证明本人合法权益被严重侵害等情况,可不受经济困难限制直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进一步明确工会律师服务补贴,体现劳动价值与公益性相结合的特点,如接受市总工会委派,代写法律文书,每件(次)补贴300元;在中山市内办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或一审劳动争议案件,每件补贴3000元;同一案件、同一阶段补贴最高不超过15000元;代理参加强制执行程序,每件补贴1500元。

  全天候参与,守好应急处置关

  近年来,中山市总工会不断完善应急处置专班建设,建立上下联动、预判预警、考核激励等制度,切实提升应急处置效能,主动、积极介入处置各类劳资纠纷,确保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以实际行动守好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南大门”。今年1-7月份,直接处理各类舆情事件67件,其中64件已处理(含群体事件8件),3件处理中(含群体性事件1件);直接处理信访事件95件,其中91件已处理(含3件群体性事件),4件事件处理中。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做到随时反应、随时联动;分类处理,预判预警;考核激励,赏罚分明。

  成立全市工会劳资纠纷应急处置专班,简化流转流程,进一步完善劳资纠纷事件转、交办机制。完善重大劳资纠纷信息专报制度,并将重大劳资纠纷信息及时向市总领导班子汇报,向各业务部门进行传阅,营造全会共同关注重大劳资纠纷事件、共同关注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良好氛围。建立“中山市工会劳资纠纷应急处置”粤政易群,全年无休实现“三个马上”(即马上反应、马上介入、马上反馈),构建起随时反应、随时联动的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工作。

  进一步加强劳资纠纷预判预警与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建设,整合12351热线、日常信访、网络舆情和劳资预警信息员队伍等资源,按个体事件、群体事件分类处理,初步对事件预判,并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第一时间介入处置,有效预防事态扩大。5月初,黄圃镇某公司多名3名职工反映企业园区合并造成岗位削减,要求部分职工待岗。中山市总工会迅速反应,立即向黄圃镇总工会提出预警,并安排工作人员赴黄圃镇,召集企业工会、职工代表进行座谈。此外,今年以来,中山市总工会还积极介入处置多起100人以上的重大劳资纠纷事件,不断防范化解群体性事件。

  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将指定专人负责舆情信息核报、及时核报舆情信息、按时按质办理信访事件、主动介入重大劳资纠纷事件等作为镇街工会职工维权工作考核重点,与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挂钩,从根本上引起镇街总工会的重视,促使镇街总工会积极介入处置劳资纠纷,确保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