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工会为新业态劳动者筑牢权益“保障墙” 法律服务“向前一步” 职工“少跑一步”

2023-05-16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黄细英
分享:

  以柔性调解将尚未进入司法程序的劳资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这是工会联合人社部门解决劳资纠纷的创新之举。近年来,佛山市总工会率先在全省建立“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劳资纠纷调处的阵地前移,构建了“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机制,让更多劳资纠纷在仲裁立案前得到圆满解决,有效节省当事人的仲裁成本。

  “诊、调、裁”分流调解劳资纠纷

  作为佛山“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机制的首个试点单位,南海区里水镇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以下简称“里水镇联调中心”)在实际运行中,对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实行“诊、调、裁”三步走的工作流程,实现纠纷的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

  “当事人到劳动仲裁窗口立案时,先由窗口工作人员对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裁调指引。如当事人同意选择以非诉调解方式处理的,案件将转至里水镇联调中心进行分流调解。对于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愿的,我们会将该案委派给工会特约律师、资深调解员等专业人员进行裁前调解。”南海区里水镇总工会办事员游剑良介绍,该机制不仅切实发挥出工会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第一道防线作用,也将各类劳资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实行裁调对接工作机制,能够大力减轻劳资双方的维权诉累。游剑良介绍,以往劳动者遇到欠薪,想通过仲裁、诉讼方式解决,最起码需要45天,案件更为复杂的,甚至需要更长时间。如今不仅能降低劳资双方的维权成本,还可以使双方以平和的方式化解纠纷,对各方而言都是有益之举。游剑良表示,里水镇联调中心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职工提供免费、专业、高效的仲裁代理和诉讼代理等法律服务,从源头上处置各类劳资纠纷,力争劳资纠纷不发酵、不扩散,进入“管道式”纠纷调处模式。

  目前,在里水镇扎根的企业逾5500户,产业工人群体庞大。为了让工会法律服务辐射范围更广,里水镇总工会分别在“和桂职工·家”服务中心,以及即将建成的南海区工人文化宫(里水宫)内,各设立1个联调中心服务站,建立“一个中心两个服务站”的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法律服务“向前一步”,让职工“少跑一步”。

  新业态联调中心系“薪”也系“心”

  随着互联网平台新业态行业蓬勃发展,灵活用工方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佛山市拥有超9.4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保障奔波在外的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成为工会要面对的新命题。

  2022年12月,里水镇总工会抢先交出亮眼答卷。里水镇总工会牵头多部门在里水镇联调中心成立佛山首个“新业态从业纠纷联合调解中心”,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设劳动争议调解“直通车”。新业态联调中心专项对接新业态从业劳资纠纷、经济合作纠纷,委派具备较强业务调解能力和经验的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能有效缓解新业态劳资问题“瓶颈”。

  新业态联调中心系“薪”也系“心”。除了化解劳资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外,还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如果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要心理咨询,我们也会委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前来协助辅导,帮助劳动者及时走出心理困境。”游剑良介绍。截至目前,里水镇新业态从业纠纷联合调解中心共收到22宗新业态从业纠纷案件,涉案金额95.3万元,调解成功18宗,调解成功率81.8%,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追回金额39万元。

  为职工与企业搭起维权“保障桥”

  如果说发生劳资纠纷时,维权是后续的保障,那么普法讲座,则为企业与职工构建起前置护航。

  近年来,佛山市总工会以“维权、帮扶、服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中心,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导向,以完善维权长效机制为抓手,稳步推进工会法律服务工作。

  “我们常年聘请工会特约律师,定期走进企业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为职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协助企业工会依法开展工作,预防排查企业劳资纠纷的发生。”佛山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提供法律讲座进企业、进基层等服务,为职工与企业撑起合法权益“保护伞”,搭起维权“保障桥”。在提供咨询、宣讲服务的同时,市总工会还通过线上线下,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花式普法,多举措实现普法多元化、日常化、覆盖化。

  目前,佛山市总工会在全市已建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21家和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6家,2022年共接受调解案件7289宗,成功调解3171宗,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约1.03亿元。建立包括67名维权专员、720名工会特约律师、1384名劳动关系信息员在内的专业队伍,共承办仲裁、诉讼法律服务案件482宗,惠及职工1556人次,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约209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