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载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总队131名医护人员的大巴车,缓缓开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门口。车道两侧,医疗队员家属和同事们欢呼了起来,医疗队员们笑着挥手示意。
孙中山的铜像矗立在台阶中央,中山医学院门口的对联依然醒目——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医疗队员们用行动,践行了学医的初心和誓言。
当天,中山一院举办全体援鄂医疗队员归队欢迎仪式。据悉,除目前在牡丹江绥芬河和塞尔维亚指导的专家管向东、郭禹标、熊艳三位以外,该院149名援鄂医疗队员已完成休整全部归队。
医疗队获颁“院长特别奖”
“我想死你们啦!”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一开口,就迎来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有医疗队员难掩回归的激动之情,悄悄地抹泪。
肖海鹏说,中山一院援鄂医疗队以零感染的业绩归来,为抗疫的胜利贡献了中山医人的智慧、力量和方案,尽显“无敌中山医”的英雄本色,医院为医疗队员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用三个“最”来形容援鄂医疗队员——最美的逆行者,最美的天使,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她希望大家总结和发扬支援武汉医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在疫情防控和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
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宣读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的感谢信,感谢信指出——
中山一院积极响应,主动担当,第一时间集中最优秀的专家、最精良的医护团队、最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和防护用品,迅速赶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中山一院援鄂医疗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与湖北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打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保卫战,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诠释了新时期卫生健康职业精神,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湖北人民、家乡人民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
骆腾表示,希望全院医护人员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中山一院副院长陈旻湖宣读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于授予援鄂医疗队“院长特别奖”的决定》,同时授予管向东等155名同志“无敌中山医抗疫勇士”称号。
母亲生日当天,儿子平安回家
活动现场,有100多位医疗队员的家属参加了欢迎仪式,经历两个多月的分别终于与亲人团聚,场面令人感动。
“妈妈,我回来了!生日快乐!”这一天,对于特需医疗与健康管理中心医生张亚东来说特别难忘。这既是他回归的第一天,也是他母亲的生日。对于母亲来说,儿子平安归来,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在援鄂期间,张亚东24小时不关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到熟悉的学校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副教授左可军感触颇深。左可军是湖北人,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希望与家乡人民并肩作战,阻击疫情。从驰援出征,到平安归来,他坦言,这是终身难忘的回忆。中山一院东院肿瘤科医生陈凯也难掩激动的心情:“这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经历。”
“终于回来了,好想你!”重症医学科重症一科副主任刘勇军的妻子在现场一把抱住了丈夫。刘勇军在武汉协和西院担任医疗组长,一名71岁患者在他“话疗”鼓励下从极度恐惧和焦虑中走了出来,出院时给医疗队写下一封3000字的感谢信感谢救命之恩。
医疗队中有20多名“男丁格尔”,有体力活时他们搬最重的,抢救时他们冲锋陷阵,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急诊科男护士刘强强的妻子和儿子也来到现场,看到许久未见的家人,刘强强开心地对儿子说:“爸爸打赢了怪兽,回来了!”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李细华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