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光:用绘画理念雕刻陶瓷

2019-11-21 来源:南方工报 王艳
分享:

  “我这一刀下去,就要表现墨分五色,深浅分明。”在东莞高埗镇的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有一座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这里不仅展陈着大量艺术陶瓷珍品,还活跃着一批痴迷陶艺的手艺人,副馆长杨晓光便是其一。

  杨晓光2007年进入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专注陶瓷雕刻艺术,他以刀为笔、瓷为纸,探索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注入陶瓷工业产品的创新之路,让艺术、文化借由瓷砖走进千家万户。

  自幼博览艺术大家之风华

  杨晓光出生在陕西华阴的一个绘画世家,从曾祖母算起已是第四代传人。父亲杨君正为著名画家何海霞的入室弟子,亦是当代“长安画派”的重要传承人之一,而何海霞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入室弟子。

  “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很少和我们嬉戏玩闹,一直醉心于画画,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对绘画萌生了兴趣”,杨晓光回忆,当时家里房间只有30多平米,他和父亲各自开辟了一间画室,“父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家长,也比较严厉,从来都是说我的画哪里不好,逼的我日日不间断练习,不夸张地说,那时候我们家的蚊子都是吸满了墨汁,拍死后就是一个墨点。”

  杨晓光说,他没有进过专业的大学学习过,更多靠自己琢磨,家中张大千、齐白石、何海霞等名家素材,都是他的精神食粮,就这样通过博览艺术大家之风华,加之天赋与努力,他练就了深厚的国画功底。

  1999年,杨晓光通过招工来到陕西富平陶艺村就职。“陶艺村的生活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杨晓光说,陶艺村常年汇集了国际知名的陶艺大师,还有美院雕塑系、环艺系,建筑学院设计系的教授,那时候他就整天和这些人呆在一起,向他们请教。“我当时想向一位国内知名美院的教授要他的一本教程,本以为他会婉拒,没想到他欣然送给了我,书很薄,我几乎将那本书翻烂了。”

  富平陶艺村为杨晓光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更前卫的创作思维,他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技法不是创作的重点,创作思维与理念才是艺术的根本。于是,杨晓光潜心求索、大胆创新,最终自成一派, 先后创作出一系列兼具陕西民俗风情和国际化思维的裹塑(即陶板成型)作品,如《秦腔票友》《回娘家》《打猪草》等等,一经面世便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将文化元素注入陶瓷工业产品

  2007年8月份,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去陕西考察,发现了杨晓光的作品,就亲自邀请他加入该公司打造的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当时,董事长和我说,中国品牌不缺技术,缺的是文化力量,希望我能把文化和艺术加到瓷砖里面,通过这种艺术上的创新,让建筑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大众化。”杨晓光说,这种理念刚好与他的创作思想不谋而合,当年9月,杨晓光加入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并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相继推出《村长系列》《陕西八大怪》《老火汤》等独具人物神韵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拿到了全国性大奖,但我内心其实有些恐慌。”杨晓光说,如何将艺术与陶瓷结合,如何平衡艺术与市场,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为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好在我以前学过画画和雕刻,没想到关键时刻改变了我的轨迹。”杨晓光说,他尝试用刀的语言在水墨画与雕刻艺术中寻找契合点。2009年, 他摸索出一套新的雕刻技艺,在瓷砖上创造了一种融水墨画、版画、陶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墨刻装饰画。

  杨晓光不拘泥于技法,“陶瓷雕刻在心不在手,它是在表现你的想法,而不是技法,技法只是为了完成想法。”经过反复琢磨他发现,水果刀、玻璃片、锯条等工具都可作为“画笔”,脑子里要形成一幅水墨,通过不同形状的刃来表现墨的浓淡。例如有棱角的刀可以刻出崩裂的效果,弧形刀可以展现水墨的圆润感。在着色上采用浓墨晕染,伴随雕刻痕迹的深浅,使线条的皴擦虚实便清晰自然的显露在画面之上,令颇具阳刚之气的刀刻经由水墨着色后变得更温婉清丽。从此,传统的国画山水通过瓷砖这一载体,有了更为丰富、立体、生动的艺术表达。

  墨刻艺术为雕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语言,也为杨晓光的艺术创作找到新的方向。2014年,他又探索出一种新的雕刻技法——工笔雕刻,用以表现华丽、精致的宫廷画。在雕刻技法上,杨晓光放弃走浮雕的传统路子,采用“做减法”的理念营造立体而细腻的画面效果。在着色上,也明显区分于纸张着色,注重色彩与材质的结合,使作品呈现主次分明的立体质感。精准细微的刀法,明艳活泼的色彩,工笔雕刻将宫廷花鸟的精致与丰盈挥洒得淋漓尽致。

  艺术家的创新之路永不会止步。近年来,他转而投向精细化雕刻的另一端,即东方大写意和西式抽象派。他运用透视原理和解构思维,单纯地依靠点、线、面的元素去创作,更注重形式化、装饰化,以最简约的艺术语言去阐释世间万物,形成一种融汇东西美学理念的抽象派新墨刻,成功实现艺术创作的再一次华丽转身。

  “工厂式”带徒创最大价值

  作为一名陶艺家,为了不断提高工艺质量,杨晓光从未停止过摸索。而作为一名陶瓷企业的工艺师,他努力在个人创作与艺术市场化之间维持平衡,并积极培养雕刻人才,亲身实现“建筑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大众化”的理念。

         目前,杨晓光艺术工作室依托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平台所建立的雕刻车间已初现规模,其工作室的工艺师、设计师团队已达 120 人,培 养高级陶瓷装饰工 20 人,广东省初级工艺美术师 15 人,中级工艺 美术师 1 人,年销值达 2000 多万元,他所主导设计、创作的唯美文化陶瓷,俨然成为公司的“明星产品”。

  杨晓光称其采用的是“工厂式”师带徒模式,先向工作室的几位徒弟传授雕刻理念和技法,再由他们向车间技工普及技法。“如果我一直亲自在车间带大家创作,那贡献太小,我要的是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再把想法变成现实”, 杨晓光解释说,每当他研究出一个新的艺术种类,就想办法将技法程式化,让每个员工都能掌握,既能做流水线,也能独立完成。

  徒弟钟文刚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刚入职公司一个月,正在学习上色,在他看来,师父杨晓光对学徒培训十分用心,“我们有任何问题,他都会来现场亲自操刀示范,我们学的很快”。

  工作室成员唐贤东主攻墨刻,入行已经9年了,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创作大型工程单、特殊订单。他最钦佩师父杨晓光的艺术创新精神。前不久,公司组织职工去潮州参观潮彩艺术,回来后,钟文刚就尝试根据潮彩的陶瓷与颜料两者如何结合的原理,在瓷砖需要晕染的部位上色,“想法有了,具体实践还需要和师父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