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工匠】陈德然

2019-04-02 来源:本网原创稿
分享:

  钢琴调律俗称“调音”,一架钢琴的制作要经过300多道工序,调律可以说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而在传统的手工调律中,整个过程的听音辩音,全靠调律师的耳朵。尽管现在依靠电子仪器就可以实现快速精准地调律,但也总有人始终坚持着手工调律,来自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陈德然便是其中一人,他说:“这门手艺需要传承,我愿意一辈子做下去。”

  因为热爱,所以要做一辈子

  在给钢琴调律的时候,陈德然的世界仿佛只剩下了琴声。他不断地敲击着一个琴键,凝神倾听,再用调律扳手放在对应的弦轴钉上,轻轻拧动,再继续敲击,凝听,如此重复几次后,才算是把钢琴的一个音调好了。

  作为“广东省优秀调律师”,陈德然钢琴调律的技术可以说已经“炉火纯青”,他的耳朵能实现精准辨音,误差不超过1音分,几乎与电子音准仪无异。而这扎实技术的背后是陈德然23年在钢琴调律行业的坚持和沉淀。

  在钢琴调律行业,学徒入门需要先花2年的时间熟悉钢琴制造的整个生产流程,之后才能正式学习调律。学习调律的过程也十分枯燥,陈德然回忆道:“当时还没有专门的调律房,环境特别差,那个时候我一天8个小时就只在听一个音。”

  陈德然的父亲是一个钢琴制造师,陈德然小时候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钢琴,正是因为这份喜欢,枯燥的学徒生涯也并没有让他放弃,他说:“当时我就想,我要一辈子做钢琴调律,要把钢琴最美的声音呈现出来,要证明中国的钢琴也不差。”

  2015年,陈德然组建了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里,他琢磨着改进手工钢琴的制音系统,这项创新已经获得了专利。同时,他还带领着团队针对目前厂内钢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善或解决方案。

  薪火相传,手工调律不会断承

  尽管陈德然个人在钢琴调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钢琴调律整个行业,他却仍有深深的担忧。陈德然说:“现在全国登记在册的调律师只有一千多人,但每年卖出的钢琴却有30多万台,市场上的调律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

  而究其原因,陈德然认为是现在的学生吃不了苦,熬不过三年左右的辛苦枯燥的学徒生活。陈德然说:“厂里学习调律的学徒,十个中大概只有三到四个能够坚持到最后。”说这话时,他的语气明显流露出了遗憾。

  于是,手工调律要有人传承成为了陈德然的信念和目标。目前,珠江钢琴厂调律培训工作主要由陈德然负责,包括钢琴厂内部员工的培训,以及对外的调律师考级培训,为此他还带领团队编写了成套的调律培训方案和教材。陈德然说,人才培训会是他目前以及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2015年,陈德然的徒弟陈兆殷获得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钢琴调修工种总决赛第一名,这个荣誉陈德然在2013年的时候也拿过。钢琴调律行业一直都保持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正是这个传统让手工调律能够一代代传承至今,也让陈德然相信手工调律不会断承。

  “克服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陈德然对待工作的态度很简单,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信念,支持着陈德然在手工调律的路上一走便是23年,并且还要一直走下去。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