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陆建新:“建”证中国城市地标不断刷新

2020-11-26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张辉斌
分享:

  “喜获‘全国劳模’,感谢党和政府……”11月25日上午10点多,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在微信朋友圈留言,并附上上台接受颁奖的照片。今后,建筑“明星”陆建新又多了一种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从最基层测量员做起,陆建新扎根施工一线38年,辗转工作于国内外8个城市,参与46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今年,他还受邀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

  高空测量,在20厘米宽的钢梁上徐行

  “1982年10月,我收到工友来信,说深圳要盖50层的中国第一高楼国贸大厦。想到能参与中国第一高楼建设,这是何等有幸。”陆建新回忆,当时年仅18岁的他从湖北来到深圳,与工友住的工棚是毛竹搭的“竹楼宾馆”。他没有想到,这栋建筑,成了他事业的起点。

  参加工作初期,岗位平凡、工作艰苦,但陆建新从未停止钻研。他白天奔波在现场,夜晚或认真研读技术书籍,或与工友们伏案探讨,看图纸、写写算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计算机开始在工地使用时,他很快就能娴熟运用CAD等软件。

  ▲ 陆建新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工作  单位供图

  1994年,陆建新担任地王大厦项目测量负责人。该项目高达384米,是当时深圳的“新地标”,亚洲第一高楼。“那时的安全设施没有现在布置得规范,钢梁上铺设的安全走道木跳板不多。我行走在20厘米宽的钢梁上,从高空往下一看,内侧空荡荡,外侧马路上的汽车像小乌龟似的在慢慢爬行。”陆建新说,测量工作需要他在高空中从钢结构的一侧走到另一侧,有时候走到一半实在怕得不行,就俯下身子,骑在梁上一点一点往前挪。看经纬仪的时候,一只手摆弄仪器,另一只手死死地抓住身边的钢柱,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读数。因为抓铁板抓得太紧,松手时总是一片汗湿。

  让陆建新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因为施工条件限制,地王大厦一直到100米高了,施工电梯还没装好。他每天要背着10公斤重的经纬仪,手拿三脚架,爬25层楼到顶上,一天至少走两个上下。

  破解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

  从基层测量员到“大国工匠”,陆建新始终孜孜不倦地钻研施工技术与管理,破解了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将中国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

  2007年,在广州西塔项目中,他发明了斜钢柱无缆风绳临时固定技术,带领团队创造了“两天一层楼”的世界高层建筑施工最快纪录。2012年,他担任时为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钢结构项目负责人,带领技术骨干,历时数月反复研讨论证,研发了“悬挂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统及其周转使用方法”, 减少1100多个塔吊使用台班,节省工期至少96天,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680万元。

  ▲ 陆建新在施工现场  单位供图

  在陆建新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创新了巨型钢管柱开孔养护混凝土等技术措施,带领团队创造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国内第一厚焊”等施工技术新纪录。他主持研发的11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主持及参与完成的国家专利达400余项。中建科工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他参与了其中4项,个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3天3夜完成应急医院建造图纸

  今年春节,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陆建新主动请缨,率先奔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施工现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工序交叉难度大的问题,他和技术团队争分夺秒,3天3夜完成应急医院建造图纸,为应急医院的如期建成提供了坚强保障。

  “我们1万多名工人、480名管理人员,每人每天平均工作16小时以上。我有3次值夜班,每次两天内连续工作40小时,还有多人连续2天没睡觉。”陆建新表示,每天晚上,大家都会看看旁边的住院部大楼。大楼的灯光每多亮一层,留给他们的时间就又少了一些。

  如今,陆建新依然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奔波于各个施工工地之间。正如他的名字“建新”,陆建新还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建造新的城市地标,为城市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