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患者急性心梗,准备介入手术!”深夜里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灯火通明,李智带领团队与死神展开生死竞速。监护仪的滴答声、医护人员的指令声交织成生命的乐章,经过紧张抢救,患者转危为安。这样的场景,在李智2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已数不清上演过多少次。今年47岁的李智是汕头市政协第十四届常务委员,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主任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海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从临床一线的“生命守护者”,到政协会议上的“民生建言者”,李智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与政协委员的双重担当。
临床一线 搭建守护“心”防线
急性胸痛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高,如同悬在患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破解这一难题,李智将目光投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他奔走于汕头各地,积极推动基层胸痛中心与救治单元规范化建设,通过多个日夜的调研与协调,建立优质高效的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他的努力下,汕头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第一批次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预计2025年12月前,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分批次全部通过认证。这意味着,更多急性胸痛患者能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救治,生命通道被进一步打通。
不仅如此,李智还以“守护生命 从心开始”为口号,开展了一系列暖心行动。他多次组织科室参加义诊活动,足迹遍布汕头的大街小巷。休息日里,他带领科室人员走进全市多家中小学,开展急救科普进校园活动。课堂上,他耐心地向师生们讲解心肺复苏的要点,手把手指导操作,将急救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中,受到当地群众及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健康汕头建设添砖加瓦。
在临床技术上,李智同样不断突破。他完成粤东首例超高龄(91岁)患者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术,这一消息经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2018年,他参加中美“心锋青年”临床医师技能大赛,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一举夺得广东赛区冠军。
践行使命 书写履职为民答卷
作为汕头市政协第十四届常务委员,李智感到重任在肩。在做好医院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积极深入基层调研,关注民生热点。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医疗体系建设,他提出优化平战结合医疗体系的建议;为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他提交《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基层医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提案》等多个提案,并在市两会期间积极发言。这些提案立案后,得到汕头市卫生健康局的高度重视。在他的推动下,汕头的医疗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在科研教学领域,李智也成果丰硕。他热衷医学教学工作,不仅参加本科生规培生讲课、OSCE培训,还积极参与见习生、实习生和规培生的临床带教。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多篇科研论文,获得多项省级、市级科研基金。自2018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以来,已培养7名硕士研究生;2019年获得海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资格,目前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在站合作博士后1名,为医学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从医二十余载,李智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以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严于律己的生活作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健康,用履职尽责践行使命担当,为医疗青年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