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劳模工匠进村居,村民直播学习忙

2024-12-12 来源:中山市总工会
分享:

  “我直播时几乎没有观众怎么办?”在中山市三角镇结民村,台下20多名村民认真听课,有人提出疑惑。

  “直播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用太纠结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台上,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老师彭军正在讲课,为村民答疑。如何用直播话术,让观众在直播间停留时间更长,从而实现促单的目的,彭军娓娓道来。

  为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奋战“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近期,中山市总工会汇聚中山市各级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村居,围绕农房风貌提升、“四小园”建设、绿化美化、农业产业种植养殖、网络营销经验等方面建言献策,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图片

  直播助力文化输出和产业赋能

  结民村发展急需解决的其中一个难点,便是村民对网络直播技能掌握不足,无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和宣传文化。

  中山市结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钟甄彦表示:“村委会计划打造一处乡村客厅,并设立农产品销售工作室与直播间,进一步拓宽本村文创产品及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但目前缺乏直播领域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计划的顺利推进。”

  11月,在中山市总工会的组织下,彭军和中山市技术能手、中山市技能之星刘文海到结民村,分别就“直播话术技巧”以及“短视频拍摄剪辑”主题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为村民增强技能提供了平台。

图片

  结民村村民陈生荣收到培训通知时,果断报名参加。陈生荣经营着4家小店,主要销售水晶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等。他尝试过直播,也做了不少短视频。他希望通过本次学习掌握更多新媒体方法。嫁到结民村的王海林,则通过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经常发布短视频帮亲戚卖赣南脐橙,她认为自己剪辑的短视频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台下的村民中,带着未满1岁的宝宝前来听课的吴明欢显得较为特别。宝妈吴明欢平时在网上学AI、配音、PS等方面的知识。此次报名听课,吴明欢则思考在家发展副业的可能。

  课后,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新媒体技能,还锻炼自己的创作与运营能力,今后他们会将所学技能运用到乡村文化的传播、特色产品的推广上。

  此次“送教到村”活动,不仅为当地村民送上了技能培训大餐,更是中山市总工会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实践。“村里有许多好的产品,直播的需求是存在的。单靠某一个村民直播带货,很难形成效应。只有一个村集中力量推一个产品,才有可能获得大流量。直播有利于文化输出和产业赋能。”彭军说:“此次我们劳模到村居建言献策,术业有专攻,除了给村里带来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外,也能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带动大家精神面貌的提升”。

  劳模建言献策奉献智慧力量

  中山市总工会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奋战“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面向全市收集“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困难和痛点,按需匹配劳模以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员,到村里开展座谈和实地调研,以最快的速度寻求解决方案。自今年11月以来,市总工会邀请劳模、工匠4次深入三角镇结民村积极建言献策,为村里带来了不少“金点子”和资源。

图片

  钟甄彦笑着说,劳模梁申华所在的公司还愿意以较大的优惠力度,提供三角梅种苗给结民村,这是极大的利好。“三角梅是我们三角镇的镇花,加上现在都在奋战‘百千万工程’,乡村颜值亟待三角梅来点缀,我们的三角梅需求量是很大的。”

  结民村党委委员何慧琴对市总工会表示感谢:“这次市总工会针对结民村的发展需要搭桥引线,汇集各行各业的劳模这样较大规模地来帮我们村把脉问诊。”何慧琴笑着说:“最重要的是这次村链接了这么多劳模资源,方便在网络营销经验、农房风貌提升、农业产业种植养殖等方面解决难点、痛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