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广东省总工会携手港澳工联会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工会联席会议机制,通过构建常态化协同议事平台、打造技能提升载体、搭建职工交流桥梁、创新跨境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政策互通、资源共享与活动联办,有效整合三地工会资源,助力湾区高质量发展。
二、针对问题
▲跨区域跨制度工会协作难:三地法律体系、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同,导致工会协作存在困难。
▲三地工会交流合作深度不够:工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缺乏深度,对高质量发展聚焦不够。
▲品牌活动不多、影响力不足:具有影响力的工会活动品牌不多,难以促进三地职工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港澳职工跨境劳动权益保障缺失:港澳职工在跨境工作时面临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
三、主要做法
(一)机制创新:构建常态化协同议事平台。
▲信息共享、政策共研、协调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工会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以来,三地工会克服疫情影响等困难,坚持每年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召开联席会议,三地工会主要负责人共同研究职工权益保障、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关键议题,形成决策共识。协调整合三地工会力量推动落实各项任务,实现了协作有机制、议事有平台、行动有合力。
(二)人才共育:打造技能提升与创新载体。
▲积极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为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平台。
▲探索建设湾区工匠学院,构建多层次技能提升体系;将在粤港澳职工纳入当地劳模等荣誉评选范围,鼓励港澳职工参与建设。
▲组织劳模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推进湾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文化融合:搭建职工交流互动桥梁。
▲举办“千人汇湾区”、“粤港澳工会交流营”等品牌活动,有力促进了三地职工互访互动、深度了解。
▲举办港澳职工内地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活动,组织9个地市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文体交流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港澳职工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四)服务升级:创新跨境服务保障体系。
▲担任澳门工联总会广东办事处业务主管单位,并协调有关地市工会大力支持香港工联会内地咨询服务中心发展。
▲召开港澳工联会内地工作座谈会,制定《关于加强广东工会与香港工会联合会内地咨询服务中心合作的工作指引》,明确合作内容、方式及责任分工,推动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强化对服务中心、办事处及所在地市总工会的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持,为在内地港澳职工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
四、经验启示
▲强化协作要立足于机制创新: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构建常态化协同议事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共研和协调联动,能够确保协作有机制、议事有平台、行动有合力。
▲通过人才共育获取发展动力:通过持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深化人才共育机制,提高职工创新创造能力,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加强交流互鉴促进融合发展:以品牌活动促进职工互访互动,不断增强港澳职工的爱国精神和归属感,为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通过服务升级不断满足职工需求:推进服务模式创新,有效解决港澳职工跨境权益保障缺失问题,才能持续提升其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