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贯穿粤东北地区莽莽群山,一路浩浩荡荡婉转而来,流经不少小山村,下屯村就是东江沿岸众多村落中的一个。
下屯村,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本是东江沿岸籍籍无名的小村落,但因为是革命先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的故乡,如今这里成了全国审计干部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国情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廉政教育基地,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近日,记者来到阮啸仙纪念馆。
▲阮啸仙纪念馆外景 叶灿辉/摄
史迹寻踪
“阮誉传岭表”:从工运到农运到“苏区经济卫士”
乘船横贯东江后,再穿过曲折乡道,两栋白墙黑瓦的老式建筑格外显眼,那就是阮啸仙纪念馆的两幢主体建筑——书院和大塘面老屋。阮啸仙年幼时期,曾在此读书学习。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著名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领袖,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是我们河源的骄傲,在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评选中,作为河源资历最深、职级最高、影响最大的革命前辈,阮啸仙的名字赫然在列。”阮啸仙纪念馆解说员阮瑞香介绍。
▲阮啸仙铜像 叶灿辉/摄
1922年,阮啸仙从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现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投身工人运动,根据工人的劳动、生活等具体情况,利用各种场合,采取各种形式,耐心细致地对工人开展宣传工作,启发工人觉悟,动员工人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在阮啸仙等人的组织发动下,广州的盐业工会、配兑工会、车磨玻璃工会和香港劳动同德工会相继建立,并改组了广州酒业、米业、柴炭、碾谷、手车等工会。
1923年2月,在阮啸仙等人的积极筹备下,广东工会联合会成立,下属有200多个工会,占据当时全省工会的三分之一。广州地区从此有了一个统一的工人组织,大大加强了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随后,阮啸仙在多行业的工人群体中建立起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发动党团员到工厂一线调查工人工会状况、男女工人青年的待遇、工人补习学校和女工补习学校发展事宜等,大大促进了广东工人运动的发展。
阮啸仙也是著名的农运领袖,他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至六届教员,并且是第三届主任,著有《中国农民运动》一书。
1933年10月,阮啸仙辗转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江西瑞金叶坪村。1934年2月,他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任命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我国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
彼时虽处于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但阮啸仙一上任,便严格控制经济开支,率领全体审计人员,到中央机关各部“重点单位”,审查财政预算、开支、决算和计划等“重点问题”。接着,又审查了国家企业单位经济收入状况,还根据中执委指示,与中央工农检察部密切配合,组织肃贪“突击队”和清腐“轻骑队”,查处群众揭发的腐败分子,成效显著。他和全体审计人员因此被誉为“苏区经济卫士”。
在审计岗位上,身体不好的阮啸仙一度累得吐血。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时任赣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的阮啸仙奉命与项英、陈毅等领导人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江西信丰,阮啸仙在率部向赣粤边突围时牺牲,年仅37岁。与他一同牺牲的,还有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
陈毅闻讯,写下《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的五言诗:“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红色传承
吾辈铭记革命精神 红色主播讲述红色故事
隔着稻田和池塘,阮啸仙故居与纪念馆遥相对望,1898年,阮啸仙出生于此。记者来到阮啸仙故居,工人正在对该历史建筑进行修葺,阮啸仙的房间仍保留有其青年时期在此居住的床铺、桌凳、案牍等生活用品,并以铜像一比一的比例还原了阮啸仙伏案苦读的场景。
“‘坚忍卓绝、艰苦奋斗’是爷爷给我们的家训,也是我们的座右铭,‘勤俭忠厚、淡泊名利’是我们阮家的家风。”阮啸仙的孙子阮钦彤说,虽然未曾见过祖父,但深深感受到祖父为了神圣的革命事业东奔西走的初心。
阮瑞香是下屯村人,从小对阮啸仙的事迹耳濡目染,在阮啸仙精神的浸润下长大,“阮啸仙先烈甘于奉献,爱党爱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值得每一位共产党员敬仰和学习。”作为解说员,阮瑞香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会持续挖掘更多感人事迹,将革命先烈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当地对阮啸仙纪念馆进行了重修,完善馆内设施。如今,馆内的每一个展厅,均具备多媒体展示功能,参观者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倾听或观看展厅介绍。今年3月,团东源县委到此开展“广东省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志愿宣讲行动”,结合虚实主播同框技术,红色主播们生动地讲述了阮啸仙的革命事迹,宣讲行动在直播平台上面向全省青少年和网民展开,直播间同时在线观看的人数高达11.5万人,累计观看超238万人次,弹幕数近7000条。
工会之履
深挖劳模文化打造开放式党课
河源,素有“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之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鼓舞广大职工不忘革命初心,发扬红色传统,秉承阮啸仙等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英雄品格,河源市总工会结合革命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了开放式党课。
今年五一期间,河源市总工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河源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优秀成果展、河源市职工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展、“学党史 跟党走 我为河源发展作贡献”职工书法作品展,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打造了三堂开放式党课,吸引大批职工前来参观学习,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看到这么多创新创造成果,感到震撼的同时也很受启发,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会以英模人物为榜样,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看完创新工作室成果展后,职工小王说道。
在河源市工人文化宫一楼,还有一件“作品”值得载入广东工会史册——去年4月,河源市总工会开创先河,全省首创劳模文化馆,该馆位于河源市工人文化宫匠心楼一楼,是一家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劳模文化于一体的劳模文化主题展馆。劳模文化馆既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又充分展示出广大劳模和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爱党爱国情怀。开展党史教育以来,大批党员干部职工前来参观。
河源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谢红英表示,今后将以劳模文化馆为平台,开展更多开放式党课,继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激励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在建党百年之际磨砺更大使命担当,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争当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推动科学发展的行动楷模。
职工心语
广东省审计厅派驻下屯村驻村干部姜立群:我们要学习阮啸仙先烈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对于审计工作者来说,在审计的过程中,可能会触及比较敏感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勇敢地指出问题。在工作中,还要学习阮啸仙先烈呕心沥血的敬业精神,不管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当看到最终的审计报告时,一切都值得。
策划:南方工报编委会
文本统筹:全媒体记者 詹船海
执行采写:全媒体记者 叶灿辉 通讯员 张晓怡 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