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晚,东莞迎宾馆礼堂灯火通明。当《百年工运创辉煌》的演出旋律响起,舞台光影交错映出上海石库门到东莞智造车间智能机械臂的叠影,台下五百余名企业职工自发举起手机记录——这场由东莞市总工会策划的思政主题文艺演出,正用艺术语言解构百年工运史。化妆相声《选择》将《烈火中永生》经典片段搬上舞台时,一名电子厂年轻技工不禁抹眼角:“江姐攥红旗的手势,和我们车间党员突击队授旗时一模一样。”
这是东莞市工人文化宫以“文艺+思政”破圈传播“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的有益探索。作为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近年来,东莞市工人文化宫正发力打造多场景融合的“思政课堂”,以“理论+历史+实践”的“三课融合”,形成“人人讲思政、处处学思政、事事融思政”的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模式。
东莞市总工会思想政治引领进企业主题文艺演出现场。单位供图
理论课:创新理论搬到工厂车间
近日,“我心向党”——2025年东莞市总工会思想政治引领进企业主题文艺演出走进东莞市企石企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现场灯光璀璨,环卫工人早早就座,有说有笑地等待表演开始。随着磅礴大气的《百年工运创辉煌》歌声响起,文艺汇演正式拉开帷幕。《尖刀》《红色乳娘》《平凡之光》《守正创新谱新章》等表演轮番呈现,“沉浸式”带领职工群众在热闹而融洽的氛围中重温红色记忆。
东莞市工人文化宫以文艺为载体,把党的创新理论拓展至工厂车间,全年开展“我心向党”思想政治引领主题演出进企业活动45场,将快板、情景剧等文艺形式植入工厂车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生产一线生根发芽。依托鸦片战争博物馆、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等10家东莞市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东莞市工人文化宫常态化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分享会”“职工故事会”等思政引领活动,把“想说的”和“职工爱听的”结合起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东莞市工人文化宫还在工会图书馆设置党建专柜、党的二十大图书专柜和工会专柜,邀请劳模工匠、“最美职工”开展“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等线下活动超140场,全年吸引近30万人次参与,线上工人文化宫新媒体矩阵访问量突破千万次。有职工留言称:“这里让品质生活从口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幸福。”
历史课:红色文化引发深度共鸣
东莞市工人文化宫打造《党史中的东莞工运印记》展览。展览分为近代工运洪流、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展望未来薪火相传四个单元,通过资料、图片、视频和200多件历史实物,直观展示东莞工运在百年党史中的风雨历程,吸引广大职工争相打卡。
2023年启用的东莞市劳模展厅是东莞工会加强职工思想引领的又一抹靓丽色彩。该展厅位于东莞市工人文化宫服务楼一楼,面积约150平方米。整个展厅富有历史厚重感,又极具现代文化气息,通过文献资料、视频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全面介绍我国劳模表彰制度的历史和发展,展现东莞在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劳模代表风采。
此外,东莞市工人文化宫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工运元素,通过原创快板《工运新篇》、舞台剧《觉醒》等,展现工人阶级跟党奋斗的百年征程。2025年“五一”晚会直播吸引32万人次观看,“粽享端午”等传统节日活动照片直播点击量达194万次,实现红色文化与职工生活的深度共鸣。
实践课:技能提升点燃奋进引擎
花艺、瑜伽、绘画、烘焙……通通免费学!近日,东莞市工人文化宫的第二期公益培训共开展18大类96个课程项目,4819个名额吸引超20000人报名,火爆程度让网友直呼“抢不到,根本抢不到”。
立足产业工人大市实际,东莞市工人文化宫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开展公益培训,全年开设821个公益培训班次,覆盖2.2万名职工,AI办公应用等课程录取比例高达127∶1。青年夜校开设咖啡品鉴、烘焙、手机摄影、视频剪辑等“夜课堂”,有效解决职工“白天没空学、晚上没处学”的工学矛盾,74.5%的班级设在职工下班时段。培训成果显著,多名学员实现技能变现,今年举办的2场公益培训结课汇演线上总浏览量超400万次,形成学技能促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