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打工人为什么能在这里创下奇迹,人民日报解读

2021-09-09 来源:南方工报
分享:

  从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蹒跚起步,利用外资“借船出海”,到实现农村工业化,再到闻名全球的“世界工厂”,广东乃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在东莞书写了生动淋漓的篇章。这篇章,在东莞市政府建设的东莞展览馆内有着精彩陈列。

  8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东莞市中心广场鸿福路97号的东莞展览馆一探究竟。

  史迹寻踪

  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诞生

  在东莞展览馆内陈列的一幅《1978-2020年东莞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图》显示,42年间,东莞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27倍,出口总额增长3034.3倍。2020年,东莞以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千分之九的GDP,贡献了全国1.6%的税收总额,创造了全国4.6%的外汇收入。

  讲述东莞的改革开放故事,总是要从太平手袋厂开篇。

东莞展览馆展示的太平手袋厂

  1978年7月15日,国务院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允许广东、福建等地试行“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广东则将东莞确定为五个试行县之一。试点确定下来十几天,香港信孚手袋有限公司的小老板张子弥便在东莞县第二轻工业局领导的带领下,找到位于虎门的一个名叫太平服装厂的小作坊接洽 。

  张子弥称得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他正深陷因人工成本飞涨即将破产的困境,强烈期盼能“咸鱼翻身”。

  “张子弥通过相关人员的介绍,来到了东莞。”2019年,记者曾采访过原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唐志平,他接待张子弥的时候还是太平服装厂的一名销售员,时年26岁。他回忆,当晚,张子弥从包里拿出一个黄色的人造革手袋,给在场的工人出了一道他们从未做过的题:在没有任何图纸和说明的情况下,复制这个手袋。太平服装厂的工人们,根据香港客人提供的数量极为“吝啬”的毛料,熬了一个通宵,终于在缝纫机前呈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手袋。

太平手袋厂生产的手袋

  “当时张子弥对手袋十分满意,第二天就跟我们商谈了。”唐志平回忆,1978年4月下旬,张子弥与东莞县第二轻工业局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同,合同规定:港方负责进口设备、原材料及产品外销,东莞县第二轻工业局则提供厂房和劳动力。就这样,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诞生了。而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

  太平手袋厂创造了多个“第一”,如获得中国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编号为“粤字001”;率先引入香港管理模式;在南海建起我国第一个保税仓;引入东莞第一辆进口乘用车,并且在厂里较早使用电梯、空调等先进设备。“尤其是‘计件工资’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之前在太平服装厂干活,工人工资一个月只有18元、28元、38元不等,但是太平手袋厂的学徒都能拿到每月80元到110元的工资。”唐志平说。

  “三堂经济”实现农村工业化

  在东莞展览馆内,反复播放着一部拍摄于1988年的专题片——《胜利的十年》。据该片讲述,太平手袋厂投产第一年即获取加工费100万元,为国家赚取外汇60多万港元。

  张子弥的探路,起了“筑巢引凤”的作用。很快,众多疑虑重重驻足观望的港商,放下了对内地政策的各种顾虑,争先恐后地前来投资建厂;再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面临升级转型,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向外转移。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点燃了东莞各村镇的热情,纷纷利用“三堂”——饭堂、会堂、祠堂开设工厂,在无资金、无基础、无先例的艰难条件下,承接各种港资“三来一补”业务。部分镇街甚至利用影剧院、旧教学楼、旧厂房等场所作为企业的厂房或者办公用地。比如1979年初,虎门龙眼张氏祠堂兴办“虎门龙眼发具厂”,成为中国内地农村引进的第一家外资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1979年1月,虎门南栅藤厂创办于翠蹊王公祠和秋月公祠,1980年1月,该厂正式开工,第一年就获利12万元。1984年,洪梅镇首家“三来一补”企业洪梅电器厂在洪梅区公所会堂创办。

  东莞展览馆陈列资料还显示,截至1983年底,东莞累计签订“三来一补”协议2067宗,到1987年,东莞“三来一补”企业缴费收入约占全省的40%,居全国县级单位之首。

投资商到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办手续的场景展示

  当投资商蜂拥而至,东莞就在全国率先通过简化办事程序,探索建立服务型政府。1978年底,东莞县成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首创“办事一条龙”的管理和服务。

  1988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的调研报告《东莞十年——对我国沿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成功典型的考察》: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坚持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从洽谈、签约、工商登记、报关到办理进口许可证,以及香港直通车手续,实行“一站式”的管理和服务。

  “三堂经济”的发展,为东莞迅速完成了农业工业化资本的“原始积累”,通过港商、台商等“大船”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与自身的劳动力、能源及土地成本等要素相结合,东莞制造“借船出海”,涌向全球每个角落。

  2008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调研组撰写的《东莞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广东省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文中编者按指出:东莞“成为‘华南模式’的缩影,也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红色传承

  建设东莞展览馆邀市民一起“读城”

  东莞展览馆于2004年9月29日正式开放。展览馆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展示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收藏、研究东莞现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物资料,展示东莞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城市博物馆。馆内陈列有《千年莞邑 制造名城 活力之都——东莞城市发展之路》,包括“千年莞邑——聆听历史回响”、“制造名城——感知经济活力”、“魅力东莞——品鉴文化韵味”三大部分和独立展区。

  今年,为庆祝建党百年,东莞展览馆升级优化基本陈列并面向公众开放,着力突出党史学习教育阵地的作用,结合东莞党史、改革开放史,追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走过的光辉历程,策划推出7月“红色主题手作活动月”活动、完善升级党建打卡点,推出快闪征集活动,以及推出“红色印迹”走读东莞党建历史主题活动,以导赏走读+主题活动的模式,推出5条走读线路,为各级党组织提供场次预约,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培养爱党、爱国情怀。

  记者探馆当天,只见很多市民带着孩子前去参观,他们走进历史街区,领略老莞城古街古巷的风景和人文底蕴,一起发现历史悠久的东莞, 感受东莞制造之都的活力。

  “展馆有三层楼,每个展厅都运用了宏大的场景、翔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全面展示了东莞灿烂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王女士是一名外来工,当天,她带着两个孩子来参观,她认为,东莞展览馆是东莞一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也是外乡人感知东莞了解东莞、认同东莞的打卡地。

  工会之履

  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凝聚工人力量

  当年,“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洗脚上田的农民变身为东莞最早的产业工人,较高的工资福利水平,也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截至1983年底,东莞通过“三来一补”吸收了全市农村劳动力15万,外地劳动力17万。以虎门南栅打工者为原型创作拍摄的电视剧《打工妹》,表现了当时“三来一补”企业中打工妹“铁架床、吃食堂”的真实生活,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打工者生活的电视剧,1990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轰动全国。

流水线上的女工(翻拍)

  可以说,东莞的崛起,与劳动力的聚集、升级密不可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勤劳务实的东莞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一起创造了“东莞奇迹”。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百万民工下东莞”到如今东莞提出的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东莞正致力于培育人口“质量红利”新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东莞市总工会广泛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竞赛,印发了《东莞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以全市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依托,发挥产业的聚集优势和劳模群体的品牌效应、聚集效应,推进技术攻关,培育创新人才,促进东莞产业人才与产业同步发展,鼓励各镇街(园区)工会积极开展符合当地产业特点的特色技能劳动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促进产业技能人才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凝聚工人力量。

  为引导广大职工学党史,今年4月29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东莞市总工会举办了《党史中的东莞工运印记》展览,梳理了建党以来东莞工人阶级和工会在各个时期的点点滴滴,通过资料、图片、视频和200多件实物,重温东莞工人运动的风雨历程,缅怀革命先辈,学习劳模精神。目前,展览接待了参观职工群众近2000人次。

  “这些奖状、证书和当时的历史资料,全方位展示了各级工会干部在劳动竞赛、职工教育、服务职工等方面开展工作的情况,体现了各级工会组织的担当作为。”参观学习过后,东莞市大朗镇总工会副主席叶美华表示,这些珍贵的图片和历史遗物,让她汲取到了精神力量。

  宣传劳模,引领职工学习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模的氛围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之一。展厅展示了两位东莞很有代表性的劳模。一位是东莞首位全国劳模黎满金。黎满金,1932年出生,祖籍东莞中堂潢涌。1955年正式参加工作;1957年调至石龙电池厂,任装配组组长;195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在石龙火柴厂退休。她从参加工作到成为全国劳模,前后不到4年时间。在那个大生产年代,她踏实肯干,多次在厂里发动技术革新活动,提出合理化改良意见,带头与工友一起搞技术试验,成为石龙电池厂里的技术改革能手。另一位是东莞市茶山医院副院长师青莲。师青莲是东莞支援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队队长,2020年,在湖北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东莞医疗队义无反顾地奔向湖北,出色完成了支援任务。去年,她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开展劳动竞赛和选树劳模是党和政府交给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截至今年4月,我市共有全国劳模29人,各级劳模合计1080人。”东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陈伟鹏表示,劳模在激发东莞职工群众干事热情,形成万马奔腾的创新创业氛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职工心语

  康娜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五局华南公司东莞分公司工会副主席

  2003年我刚刚大学毕业,从家乡陕西西安来到广东东莞工作,没有经验,没有亲友,是这个城市热情地接纳了我。记得刚来时,我被分配到公司的项目部,还是一名见习技术员,负责跟进东莞第一国际项目,当时旁边的东莞展览馆、东莞玉兰大剧院还是一片荒地,如今这里成了东莞最繁华的地段,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很自豪,东莞的繁华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在我的眼中,东莞的每一个项目都很重要,我们要把它当成自己的“家”来建造,做出精品。

  策划:南方工报编委会

  文本统筹:全媒体记者 詹船海

  执行采写:全媒体记者 王 艳

  摄影: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