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面对突然紧张的疫情防控局面,广东省工人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紧跟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在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全院医务人员闻令而动、白衣执甲、不惧危险,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靠前指挥,齐心抗疫
针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省工人医院党委持续保持高度警觉,升级各项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确保实现院内零感染目标。在全市启动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的关键时刻,省工人医院及时建成并启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大大提升了检测时效,据统计,5月30日至6月27日共检测6640份样本。同时迅速组建一支由50名党员医务骨干组成的核酸采样应急队,随时待命。6月9日,接到黄埔区卫健局关于支援荔湾区开展核酸检测的通知后,医院党委立即响应,委派党委副书记谢锐君带队赶赴荔湾区参加现场部署会,并到三个采集点现场踩点,提前协调理顺核酸检测全流程,切实把前期工作做实、做稳、做全。
6月10日早上,在支援队伍出发前,党委书记、院长唐修元作动员讲话,殷切叮嘱医务人员注意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圆满完成任务。截至6月27日,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11批、301人次前往荔湾区、海珠区、黄埔区和南沙区多地支援核酸检测筛查和疫苗接种工作,共完成6.5万例核酸检测采样,为9000多名群众接种疫苗。这一份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承载着每一位参与者最真实的防疫经历,最鲜活的教育实践。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做战“疫”排头兵
在疫情防控一线,哪里任务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前,其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把党旗插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烈日里、风雨中、星夜下,他们坚守“疫”线,用平凡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抗疫的硬核力量!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林思扬:使命在心,责任在肩!
接到支援荔湾区核酸检测任务后,林思扬作为总领队,身先士卒,奔赴抗疫第一线。他顶着烈日高温,步行穿梭于相距近千米的3个采样点巡点,了解进度,指导工作开展,大大鼓舞了士气,用蒸腾的汗水带出了一支敢拼能赢的好队伍,从当天上午9点到次日凌晨2点,共完成16554份核酸采样,他与大家并肩作战直到完成最后一份标本取样,尽显责任担当。
党委委员刘洪梅:我们不怕酷热,不怕辛苦,只为了与新冠病毒抢时间!
刘洪梅是第一批应召出发支援荔湾区核酸检测采样的人员之一,因现场条件受限,工作区域没办法拉到电源接风扇,在户外37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刘洪梅和队员们防护服下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手被泡得发白起皱,但她们依然以耐心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规范的操作进行样本采集,消毒、采集、再消毒、再采集……坚守岗位直至任务结束。
体检科主治医师詹锦强 :如果还需要支援,我照样第一个报名!
詹锦强连续7次作为小组长带队外出支援核酸检测采样,每次需要支援时他都第一个报名,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能报名参加对我来说是荣誉和使命,希望能尽自己微薄之力早日战胜疫情。”每次出去他都抢最危险、最辛苦的事情做,为黄码的群众采样、顶着烈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采样。在工作中他最害怕不是自己有危险,而是怕同事有危险。“大家家里都有父母、孩子,家人们都牵肠挂肚盼着他们回家,做为队长,我最开心的就是支援结束后大家齐齐整整、平平安安坐上回医院的大巴。”詹锦强质朴的话语却体现了一名党员医生的坚守与担当。
办公室谢洋:大家都是实在顶不住了才休息。
曾经是一名临床一线护师,现在是办公室科员的谢洋,在接到需要支援的通知时,有着8年党龄的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7次“出战”。作为后勤队员,她主要是在后方观察队员们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的。“到了饭点,我会问场上的队友需不需要轮换,先休息吃个饭,他们都会说,我还能做,先让别人吃,大家都是实在顶不住了才休息。”这是令她感到最动容又最心疼的。为了与病毒抢时间,他们舍身忘我、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
护士长王维:作为预备党员,我应身先士卒,作为护士长,我更应该冲锋在前,给年轻的同志做好榜样。
连续7次外出支援核酸检测的还有护士长王维,即使是在休息日,在接到需要支援的信息时,她都会毫不犹豫报名。她说:“每次接到核酸采样任务后,大家都是不惧风险,勇担使命,有的从下夜班的岗位赶来,有的从家中赶来。烈日炎炎,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没开始干活就已经汗流浃背,但是大家总能克服各种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检验师宁方怡:抗疫的道路即使困难重重,但我们众志成城,必定会战胜疫情,让羊城恢复繁花似锦。
作为科室的新生力量,宁方怡6次外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高温天气下进行工作,防护服不仅是她的铠甲,也成为了她工作时最大的障碍,但在后勤人员询问她是否需要休息时,她都会一再坚持继续工作,为的是不想现场群众也在高温天气下苦等。问及她在抗疫一线工作是否感到害怕,她的回答是害怕,但她不是害怕危险,“我害怕自己倒下,害怕自己无法完成支援任务。但每当我抬头看见飞扬的党旗,我的自豪感油然而起,作为一名党员,我终于为党和人民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抗疫的道路即使困难重重,但我们众志成城,必定会战胜疫情,让羊城恢复繁花似锦。”这位95后女孩脸上洋溢着青春和自信!
外科主治医师吴勇辉:他们的健康安全一个也不能落下。
6月5日,吴勇辉主动请缨参与黄埔区九佛街核酸检测。在到达街道后,他和队员们了解到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不能来到采样现场,于是主动提出协调人手,上门采样。由于居住地方分布零散,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烈日下走街串巷。尽管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是他说:“看到老人脸上露出的笑容和听到他们一句简单的‘辛苦了,谢谢’,我就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那么地值得。我们疫路同行,广州加油!”
护师钟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报名参加支援南沙疫苗接种工作。
6月15日晚,接到卫生局通知,需紧急抽调10名护士支援南沙疫苗接种工作,有着5次外出支援核酸检测经验的钟婷踊跃报名,并勇挑重担担任支援南沙疫苗接种工作的队长。她说,整个团队同心协力、并肩作战,4天的驻点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的很顺利。令她感触较深的是有几位队员是刚结束了15日晚的夜班,16日清早又投入支援南沙疫苗接种工作,一直奋战到深夜11点都没有怨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护师赵雪娇:我想多帮助有需要的人。
每次外出支援的名单上总有一个人的名字在上面——赵雪娇。6月16日-20日,赵雪娇参加支援南沙疫苗接种工作,4天来,每天工作时间都比往常在医院时多一倍,从8:00一直工作到23:00才回酒店休息,一天下来衣服都没干过,而且长时间劳作让她腰疼难耐,晚上简单贴上膏药,第二天她又像个没事人一样在岗位奋战。她说:“因为我是白衣天使,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也不会退缩,我背后还有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共产党!”
医务科张绮梅:无论是凌晨几点接到电话,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除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外,还有一群在他们背后同样肩负着重要工作的后勤队伍,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护航加持,医护人员才更加安心冲锋在前方,医务科张绮梅正是起到“后盾”作用的关键一员。她主要负责协调安排外出支援核酸检测人员和物资,上级的通知都来的比较急,大多数都是凌晨才通知,一大早就要出发。她经常从凌晨忙到清晨,逐个电话通知还在睡梦中的医护人员,并在他们集合之前备好所有物资,任务紧急,但她总能有条不紊协调安排好。接近24小时连轴转的她从未抱怨,她说:“我是一名党员,这是我的责任!工作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无论是凌晨几点接到电话,我们的同事都没有怨言,凌晨自行打车回院,准时集合。最近天气炎热,采样队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每个人身体都很疲惫,可是第二天要求他们再出发,都是随叫随到,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好样的。”
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他们不畏酷暑、不惧暴雨、不分昼夜,只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冲锋在前、严防死守、干在实处,只为把疫情风险降至最低。在迎风飘扬的党旗下,省工人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以最饱满的状态、最昂扬的斗志、最坚韧的毅力,为群众生命健康筑起了安全屏障。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