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工匠】田中:甘当“三师”志愿者 让古驿道焕发新生

2021-02-23 来源:南方工报 段松连 史红杰
分享:

  “获评南粤工匠,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分院院长田中在接受采访时说。拥有留英硕士学历光环、身为高级工程师的他曾在著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工作,曾参加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新加坡丽敦豪邸等建设项目。2014年开始,他成为第一批“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不仅积极参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和开发,还为贫困乡村结对帮扶活动出力。

290983_tpzz_1613983431848_b.jpg

▲田中向记者介绍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 段松连/摄

  让更多人认识被遗忘的古驿道

  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大力推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并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南粤大地上掀起了发现、调查、研究、保护、利用和宣传南粤古驿道及其沿线相关文化遗产的工作。如何让被遗忘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重新焕发光彩,让更多的人认识被掩埋的历史遗存?作为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田中积极参与省和各地市的古驿道工作,主要负责或参与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组、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费用计价等工作;以及中山、江门、湛江、茂名、云浮、肇庆、清远、韶关、河源古驿道路线规划、历史文化挖掘、活化利用和施工设计等相关工作。

  深耕数载,积微成著。时至今日,在众多志愿者努力下,广东已稳步推进南粤古驿道1200余公里重点线路的保护,打造500多个重要节点,形成覆盖18市、31县,总计18条28段重点线路、4大古港、5大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格局。“保护利用南粤古驿道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将沿着这条‘最美的路’,走出‘中国新农村’的时代风采。”田中说。

   用工匠精神为后人诠释爱国情怀

  从城市到乡村、从世界前沿建筑设计到贫困古村落规划修复,在过去5年时间里,田中以“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累计参与完成了11条全长达780多公里重点线路的保护规划、遗存修复及设施配套、教育宣传等工作。2019年6月,在韶关西京古道乐昌段开展工作调研时,田中和其他“三师”专业志愿者一起发现极具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并挖掘抗战时期鲜为人知的遗迹:国立中山大学等高校在韶关办学的历史。目前,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已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践行初心与使命的范例。“随着华南教育历史工作的深入挖掘,历史脉络的逐渐清晰,使我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要用工匠精神将这段爱国历史传承下去。”

  田中在参与修复当时在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任教教授王亚南的故居——“野马轩”(注:王亚南是《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首译者之一)时,持续往返广州与韶关多次,单程就是4个小时。后来为了工作方便,他索性扎根在韶关工作。常年奔波与日晒,田中的双臂被严重晒伤,还患上肠胃病。面对这些,他只是淡淡地说:“我的皮肤只是太干性不出油而已”。在做志愿者工作时,田中还常常关爱当地留守儿童和老人。“给他们内心注入温暖,等他们长大后,带着这样的温暖走入社会,也能成为温暖他人的种子。”

  田中参与的多个项目获省优奖,同时得到村民、地方政府和省领导的表扬。田中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制的《南粤古驿道标识系统规划建设技术规范》于2019年9月30日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同年12月1日实施。2020年受省自然资源厅委托,他开始负责编写《南粤古驿道维护管养指引手册》。

  2016年起,田中多次受省住建厅、自然资源厅、省体育局邀请,讲解古驿道建设以及活化利用。因志愿者工作成绩突出,他于2019年受聘为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20年成为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专家。

  (编辑:邓佩莹)